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退潮之後,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對人們來說,寒冬這個詞見諸媒體的頻率越來越高,它的同義詞可能還有至暗時刻、寒流、嚴冬,總而言之,在媒體有意無意的渲染下,一股悲觀情緒在蔓延。

企業最直接的感受是業務越來越難談了,融資越來越難拿了,即使走到了上市這一步,卻也不得不面對破發、市值縮水的尷尬。在2018年上市的企業當中,即使是互聯網新經濟公司,一半以上的企業上市當天就破發,市值下跌甚至幾近腰斬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明星企業小米、嗶哩嗶哩、蔚來汽車等就遭遇了開盤破發的狀況。儘管股價波動屬於正常情況,不能以一時得失來評判,但新經濟企業不能再現前輩們當年上市就創立高市值壯舉,人們對互聯網新經濟的信心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信心的消失還在於風口過後的一地雞毛。2018年,餓了麼賣身阿里,摩拜被美團收購,ofo在風雨飄搖中掙扎求生,滴滴順風車造成的影響還未消退,還有數不清的共享項目、O2O企業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把視野放大,前幾年火的直播、VR、AR、互聯網金融,風頭一時無兩之後,行業進入大洗牌期。“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後面接的應該就是“飛不了多久,或許摔得更慘”。追逐風口的人被搞得灰頭土臉,筋疲力盡,沒人能預測,當新的商業項目出現的時候,人們能以多大的熱情和信心來迎接。創業維艱,相信創業者在2018年能更深刻地感受這句話的含義。

2018年是不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沒人能下肯定判斷。在眾多變量之下,一個確定的答案是不好預估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大環境好壞,大家都要繼續走下去,而且要越走越紮實。

潮退之後,才能看出誰在裸泳。O2O、短視頻、共享行業、直播等行業火得太快,大家都怕錯過風口而導致判斷下得過早,過早進入也可能過早退出,過度投入催生了很多偽需求,行業本身可能並沒有那麼大的規模。寒冬的出現,可以戳破泡沫,讓價值迴歸,使行業真正的潛能和價值得以釋放。行業真正的需求才能顯現出來,有價值的企業才能被人們重新認識。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人如此,企業也如此。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寒冬亦是試金石

寒冬說並不是2018年才出現的。2008年寒冬,2010年寒冬,很多年份都稱為寒冬。2000年對互聯網行業來說,也是真正的寒冬。當年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重挫,互聯網危機全面爆發。股票市場損失慘重,失業潮也波及數十萬人。對那時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孤立無助或許是最直接的感受。當時阿里巴巴在召開“第一屆西湖論劍”沒幾天之後,馬雲就宣佈“未來半年是非常嚴峻的半年,隨時做好加班準備”,緊接著阿里巴巴的資金鍊就面臨斷裂的危險。但在危機之後,中國互聯網公司卻開啟了自己的新道路。網易和搜狐藉助短信業務翻身,百度、阿里巴巴、攜程等如今的頭部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尋找轉型之路。

2000年泡沫四起,對尚未成氣候的互聯網產業來說,影響廣度和深度都不能與現在相提並論,但當下的新興創業者和當初的創業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2010年千團大戰時,互聯網寒冬說也不絕於耳。好多拿到風投但上市未遂的企業被拍在了沙灘上。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迅速成長為獨角獸的企業也迅速衰落下去。到如今,只有成功上市的美團點評一枝獨秀,成為堅持到最後的那個。

在2010年左右,唯品會、小米、陌陌、京東這些創業公司有的開始嶄露頭角,有的加速成長,到如今,它們已經成為明星企業。寒冬之下,該成長的企業還是在加速成長,大環境的惡劣並沒有阻擋它們成長的步伐。

寒冬亦是試金石。經得住考驗的企業才有可能成長為參天大樹。企業不是溫室的花朵,能無風無浪地安穩度日,只有在競爭和挑戰中,企業的戰鬥力才能體現出來。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在中國影響力日益擴大的當下,中國企業有了更多底氣和信心。很多創業型公司一開始就具備國際視野,而不再是關注於一城一池的得與失。中國企業的格局和夢想也越來越大。放眼全球,那些偉大的企業願景都很宏大。通用電器要使世界更光明,三星電子要為人類社會作貢獻,IBM要帶動人類的進步,惠普的使命則是要為人類的幸福和發展做出技術貢獻。偉大企業的立足點都是人類進步,全球發展,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中國企業也不例外。馬雲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已經流傳甚廣,騰訊在努力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而更多中國初創企業在為成為“全球最XX”的企業而努力。從一開始,它們就立足全球,放眼世界。

和宏偉夢想相匹配的應該是超強的能力和意志。沒有一家偉大企業是沒有經歷過寒冬和困難的。已經被封神的喬布斯和蘋果,也曾遇到過各種困難。但即使2008年金融危機,蘋果還是強勢崛起了。自第一代蘋果手機面試後,蘋果每年的新品發佈,成為科技行業最受矚目的大事。iPhone也擁有眾多擁躉。

百年企業迪士尼一路走來,也經歷了不少寒冬和困境。1966年沃爾特·迪士尼去世後,公司就陷入一個混亂期。在1984年,迪士尼還遭遇惡意收購。收購方想要賣掉電影圖書館和主題公園周邊的優質地產等核心資產。但被叫停。因為這些事情,迪士尼想辦法改變,由此才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華特曾說,如果你能夢想,那麼你就能做到。迪士尼做到了,所以成了百年企業,為一代又一代的人打造夢想,為他們創建夢幻世界。

歷史總是會告訴我們,梅花香自苦寒來,偉大誕生於逆境,成長於寒冬,崛起於不斷出現的障礙之中。

越是寒冬,越容易出現偉大的企業

價值迴歸

如何度過寒冬?當然不是憑藉一腔孤勇,只靠夢想和使命這些嘴上說的口號就行。最重要的是,將所有的願景和戰略落到實處,認真走好每一步。寒冬中把泡沫擠破,沉澱下來的就是真正有用的、對人們有價值的東西,是能滿足人們真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O2O、直播、共享產品都是如此。

與其說什麼逆勢飛揚,不如說寒冬中的創業是一場價值迴歸。撇去浮躁和短視,真正專注於創造價值。忽略估值和融資,專心於用戶和產品,把價值落實到實處,把願景體現在業務的方方面面。寒冬之中,命運會偏愛厚道的人。因為厚道的人誠實,對自己也對用戶有誠意,誠意不是虛浮於公關稿和媒體宣傳中,也不是流於為員工和外界畫的大餅中,而是在客觀可感的實實在在的業務當中。

就像蘋果一樣,在經歷低潮後,用一款款亮眼的產品征服用戶。就像迪士尼一樣,在動盪和混亂過後,持續輸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主題公園,被一代又一代觀眾津津樂道。若沒有實際產出作為支撐,夢想也會搖搖欲墜,經不起風吹浪打。

價值迴歸,在於理性、在於剋制,從極端狂熱的全面創業的情緒中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業務、產品和服務。當一家公司不再依賴高估值來吸引投資,不再依賴燒錢來吸引用戶,互聯網創業或許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迴歸。

寒冬下,一路躺贏的神話可能不復存在,各種龐氏騙局、為夢想窒息的謊言立不住腳,而真正有夢想有擔當的企業能成長起來,這樣才有助於行業發展。

沒有人喜歡寒冬,但不得不面臨寒冬的時候,你只能選擇,戰或者不戰。

爾要戰,為何不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