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學校長的閱讀觀(下)

這是一位有20年語文教齡的小學校長,9歲孩子的母親,有幸聽到她做的關於閱讀的演講,她將自己作為老師和母親的雙重身份,把自己語文教學和陪孩子閱讀的經驗結合起來,從閱讀是什麼,為什麼閱讀,讀什麼、怎麼讀等幾個方面做了分享。以下對演講重點內容做一些摘錄。

一位小學校長的閱讀觀(下)

Mother and child reading book at home

閱讀不只是讀書

孩子在閱讀整本書時可能會遭遇一些困難,常見的有以下這些方面:

1. 只記住了最感興趣的情節

2. 關注人物命運,對人物評價不全面

3. 斷斷續續不能持之以恆

4. 不理解書中的的某些情節

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閱讀的困難,可以開展與閱讀相關的親子活動,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例如:

1. 一起讀、講繪本

2. 製作家庭閱讀成長檔案:豐富孩子的成就感,記錄孩子的讀書歷史。家庭閱讀成長檔案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 寫隨筆:簡單記錄讀書的隨感隨想
  • 做人物重構,畫人物關係圖
  • 做讀書記錄:可以簡單記錄什麼時間讀了什麼書
  • 畫全書內容的思維導圖

3. 演小劇目,尤其是有的書內容就是爸爸媽媽孩子。

演小劇目的目的不是照著圖書原樣演出來,不追求完整無誤,要用孩子自己的話表演出來,培養表達能力。

4. 交流

  • 問孩子,哪些情節是你最喜歡的?
  • 進行話題討論,喜歡某個角色嗎?為什麼?
  • 交流的目的是和孩子交流思想,讀書體會,而不是考孩子是否記住了內容。
一位小學校長的閱讀觀(下)

拓展閱讀資源

圖書不是唯一的閱讀資源,家長可以開發更多的內容提供給孩子,建立多元化的閱讀。這些可以是:相聲、評書、曲藝(大鼓)、故事聯播、經典朗誦、歌曲、兒童電影、戲曲、古詩詞歌曲、古詩詞吟誦、文學欣賞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資源和內容的選擇,要從孩子的所愛所長出發,尊重孩子的意願。

多元化的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當孩子看書看不下去時,可以找來電影給孩子看,例如《夏洛的網》、《哈利波特》等。用電影豐厚孩子的想象,引導從電影到圖書,看電影穿插看,感受視頻和文字的不同;看完後可以反思交流:電影和小說哪個更精彩?或者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不同的藝術形式,有哪些不同的表現?

與課內老師形成合力

孩子每天都上語文課,我們的課外閱讀要怎麼跟課內老師形成合力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所使用的教材。即將全面推廣的部編版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有閱讀策略單元,給孩子們講不同的閱讀策略。

三年級的閱讀策略:邊讀邊預測,預測與推想,語文要素-單元學習任務;編者旁批:題目旁邊預測,插圖旁邊預測

四年級的閱讀策略: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閱讀。毛主席看書的習慣就是邊看邊批註,讀完的書批註非常多;教材的編者預留出寫批註的地方,隨著年齡增長,可以做圈點批畫,也可以用即時貼寫批註貼上

五年級的閱讀策略:快速閱讀——集中注意力,連詞成句的讀,不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變成一個詞一個詞為單元地讀,閱讀速度就快了;不認識字怎麼辦?不影響理解就跳過去;

閱讀視野多寬,取決於你閱讀速度的快慢

六年級的閱讀策略: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採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容易關注情節,需要增加思考,跳出來看;到了高年級可以從語言風格、佈局謀篇的結構美、刻畫人物、描寫環境的技巧等角度去做關注;

閱讀的策略家長們不用刻意去教,但需要了解,在家長自己閱讀的時候就可以使用。

一位小學校長的閱讀觀(下)

幾點關於閱讀的提示:

1. 一定要關注名家名著,大出版社的讀物,尤其是外國作品,關注出版社和譯者。《小王子》一書有30多個出版社,16個譯本,譯本之間的差別非常大,譯者的水平參差不一,要關注大家的作品;

2. 關注中國兒童文學的名家、名著,發現更多的優秀兒童閱讀作品,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孩子之間互相傳閱圖書,相互感染、傳播,形成共同的話題;

3. 不能只看單一類別的書,要涉獵廣泛,看不同風格的書。曹文軒,沈石溪動物小說,可能是一整套,但不用買一套,要涉獵廣泛;

4. 重視科普類、歷史類、人物傳記書籍的閱讀;

5. 週末多去圖書館,書店,讓孩子有閱讀的環境、場景,知道有很多人愛讀書,對他也是一種教育,家長多逛書店,多發現更多優秀兒童閱讀作品,推薦給班級;

6. 不倡導給孩子看漫畫書,不看日韓漫畫書。有教育課題調研了很多個省市的中學生髮現:

課外閱讀科普類、人物傳記類書籍,對孩子的學業有正向的輔助作用;而課外閱讀漫畫類作品,對孩子學習科學有抑制的作用。

7. 識字量不大,不能心急,識字有規律,有的學得快,有的慢,有的學得快但忘得也快;同時,識字量過大對孩子閱讀繪本是不利的。閱讀繪本孩子先看畫面,觀察和思考;在生活中識字,在閱讀中識字,一點一點累加起來,把課內的學紮實,課外不用強求,到三年級,日常閱讀應該沒有問題,要給孩子時間,中文真的很難學。

8. 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慢慢養成的,閱讀方法不是一時就能掌握了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時就能具備了的。

9. 功利一點地講,閱讀跟孩子未來應試息息相關;而更總要的是,閱讀是培養孩子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

一位小學校長的閱讀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