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皮爾森在歷史上第一次被提及是在967年,當時它還只是一個城堡。1295年,瓦茨拉夫二世批准皮爾森設鎮,並在距離原城堡約10公里的地方建立新的街市。至14世紀,皮爾森已經發展為僅次於布拉格和庫特納霍拉的波西米亞第三大城鎮。

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由於皮爾森是前往紐倫堡和雷根斯堡的貿易重鎮,因此,這裡富商雲集,其富庶的程度從市內建築的華麗程度即可見一斑。17世紀末,這裡的建築開始受到巴洛克風格的影響,故市內的民居大多呈波西米亞巴洛克風格的式樣。1989年以後,老城區作為歷史遺蹟而受到了特別的保護。

色彩斑斕的共和廣場

共和廣場是皮爾森的政治文化中心,這裡保存著許多著名的中世紀建築。建於15世紀的聖巴託羅繆大教堂位於長方形的廣場中央,這座哥特式教堂的塔樓髙達105米,是捷克的第一高塔。據說此塔在1835年前的規模更為宏大,高度也更高,可惜後來毀於場大火。攀上一段伸手不見五指的木製狹窄階梯,來到塔頂,眼前不禁一亮:廣場四周圍繞著高度相差無時幾、但風格各異的建築。不同的外牆顏色使平行而立爾的建築顯現出極為豐富的層次感。在這些建築中,最奪人眼球的是位於廣場北邊的市政廳。市政廳建於車魯道夫二世時期的1554年至1559年,由意大利建築師喬瓦尼設計完成,是經典的文藝復興風格。屋頂有座小塔,建於17世紀。建築正面牆上華麗而精緻的築雕刻,則完成於1907年至1912年。市政廳前還矗立著冶1681年所建的黑死病紀念柱。

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廣場東面的建築群大都建於17世紀,而此時正值巴洛克風格在此地興起,故建築都呈現出典型的波西米亞巴洛克風格。

千杯!皮爾森!

如果說布拉格的金色是醉眼的夕陽,那麼,皮爾森的金色就是爽口的液體。這種神奇的液體就是號稱捷克三大名酒之一的皮爾森啤酒(另外兩種名酒是卡羅維利的“貝赫洛夫卡”和摩拉維亞的白酒)。

皮爾森的啤酒釀造史可追溯至13世紀。早在捷克國王瓦茨拉夫創建皮爾森時,這裡的居民就以家庭作坊釀製啤酒而聞名。在獲得瓦茨拉夫國王所給予的啤酒釀製特許權以後,皮爾森的啤酒釀製就開始代代相傳,薪火不斷,整個皮爾森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啤酒釀造廠。

獨一無二的啤酒博物館

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要想了解皮爾森啤酒的釀製歷史,位於舊城北邊的啤酒博物館就是一個最好的去處。博物館建於1959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啤酒博物館。15世紀初,這裡原是一個穀倉,後被改建成博物館。博物館裡展示有縮小尺寸的啤酒蒸釀模型,還有各色各樣的釀酒用具酒瓶、酒杯以及和啤酒有關的收藏品。另外,在館裡還能看到19世紀老酒館的擺設:那古老的收款機似乎還在覬覦著人們的錢包,而老式點唱機中傳出的靡靡之音,使人又回到了中世紀的小酒館裡。此情此景,焉能使人不醉?

皮爾森啤酒廠

皮爾森啤酒廠( Pilsner Urguell Brewery,一稱古泉啤酒廠)建於1295年,當時生產的是普通口味的啤酒。1842年,新建的皮爾森啤酒廠引進了當時歐洲最新的釀酒設備,聘請了巴伐利亞地區一流的釀酒師,採用全新的釀酒技術,再加上捷克當地的優質麥芽、風味獨特的啤酒花、自行培育的酵母以及採自90米深的古井中的甘泉,生產出了泛著金色光芒的“皮爾森啤酒”。從此以後,世界上又多了一抹金色,發光地就是皮爾森。

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皮爾森啤酒有著“地球的寶玉”、“黃金液體”等美稱,而對於啤酒發燒友來說,再多的溢美之詞,都不如仰脖一口“皮爾森”!然而,當遊客湧進納斯比奧採餐廳( Na spilce),面對富含泡沫、混合著啤酒花和麥芽香氣的金色液體,有誰會拒絕多喝一口呢!

文化之都皮爾森

令皮爾森人驕傲的不僅僅是漂亮的中世紀建築和爽口的皮爾森啤酒,更有其悠久的文化傳統,每年舉行的傳統文化活動數不勝數,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辦不同的節日。如3月的斯美塔那音樂節、5月的解放日節、美食節和重金屬節;7-8月的鮮活街景日;10月的皮爾森啤酒節,以及各類音樂劇、戲劇節等等。其中,每年在揚·卡耶唐·蒂爾劇院( Divadlo J.K.Tyla)首次公演的芭蕾舞劇、歌劇、滑稽歌劇音樂劇和喜劇多達20場;阿爾法木偶劇院會上演木偶大師約瑟夫·斯庫帕( Josef skupa)和伊瑞·特爾恩卡( (Jiri Trnka)創作的木偶劇。

捷克演義之皮爾森篇

由於獨一無二的的藝術傳統和妙趣橫生的文化活動,皮爾森戴上了“2015年歐洲文化首都”的桂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