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2005年对于企业职工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在2005年12月3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在2006年开始从11%降至8%,直接降低个人缴费比例,一直维持至今,其中第七条规定建立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直至2018年为止,养老金共计调整14次,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也上涨14次。

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2014年10月以前,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体系与企业职工的养老体系并不相同,也被称之为养老金双轨制度,导致最终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高于企业退休人员。而在2014年10月以后,实施养老金并轨支队,即为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共同参加相同的基础养老保险,至此2014年10月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可以享受到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制度。

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在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事业单位中与之相呼应的便是职业年金,简单理解二者均是养老保险的补充,需要个人缴费,可以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区别在于企业年金是需要职工与企业共同同意,非强制缴费,所以很多企业不存在企业年金,仅有部分大型企业包含。而职业年金则是必须参加缴费,此消彼长之下,进一步拉大了二者之间养老金的差距。

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2019年以前不同地区社保费征缴部门不统一,除了税务部门外部分地区还由人社部征缴,由于地区的人社部在社保费征缴方面没有税务部门经验丰厚,且不具备许多相关数据,所以许多企业出现为员工少缴、未缴社保费现象,因此在职工退休后大大影响到了职工养老金,但是在2019年开始全国统一由税务部门征缴社保费,自此不会再出现上述现象,职工的自我权益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企事业养老金存在差距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为了拉近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基础养老金调整中许多地区的调整方案也会涉及。2018年养老金整体上调5%,安徽在企事业中分别进行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上调5.5%,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平均上调4%,目的在于进一步缩小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间的差距。

企业养老金14年连涨!涨幅的背后仍“不敌”事业单位,原因为何?

事业单位中2014年10月后参加基础养老保险的人员与企业职工均是等同平等,不再因为不公平因素导致养老金不同,只会因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年龄、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等因素影响到养老金,所以企事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差距会随着时间逐渐成为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