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散文]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腊月二十九,吃晚饭时,娘见弟在菜碗里扒拉过不停,便问他:“一碗菜被你翻了好几遍,你到底在找么子?”弟说:“怎么只有几个油渣子,连一砣肉都没看见?”娘说:“油渣不是肉?莫乱翻了,等下煮年肉,让你吃块砧板肉。”

吃完饭,娘将灶火烧得通红,灶膛里放几把铁夹和通火钩,灶台上烧一大铁鼎锅水,将饭桌挪到灶火边,放上砧板和几块过年肉,然后对着正看书的姐说:“过来帮帮忙,这么大的人了得学会煮年肉才行。”姐说:“好呢。要我做么子?”娘说:“帮着煮年肉啊。年猪肉没有剥皮,你来烙毛,我来煮肉。”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姐照着娘教的方法,用烧红了的铁夹和通火钩一遍一遍仔细烙着猪皮上的毛。一时间,屋内轻烟飘起,充满油香味。娘将姐烙好的肉用刀反复刮掉皮上的毛渣,放清水里洗去污渍,最后剁成一斤左右重一块。

弟边看边说:“不就是煮个肉吗,为何偏要说是煮年肉?”娘回他:“因为是过年吃的肉,所以叫做年肉。”爸说:“大年前一夜,各家各户都煮肉,这是过年习俗之一。年底又称年根,所以又叫煮年根肉。”我说:“我怎么听人说是煮年关肉呢?”爸说:“‘富家白面堆成山,穷人年根去讨饭。’以前,欠债的人要在年底还清债务,穷人过年像过关一样,所以大家又把煮年肉说成是煮年关肉。”

姐问:“那为什么年肉一定要煮呢?”娘说:“一是怕菜坏,正月十五之前大家都过年,屠户不杀猪,这年肉要吃半个多月,不放盐煮一煮哪行?二是为了方便陪客,从正月初一起,所有的亲戚都要来拜年,少则吃一餐饭,多则住上几天,临时做菜哪搞得羸手脚?年前把鸡、鸭、鱼、肉,能炖的炖了,能煮的煮了,到时候不管什么时候、来多少客人,只需重新加热一下或者稍微加工一下,不就简单多了。”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等猪肉去掉毛洗干净了,娘在灶里又添上几块煤,把鼎锅里的热水倒了,重新加入冷水,将肉放进鼎锅里,告诉姐:“煮年肉要将肉和水同时放入锅中煮,煮熟后再放点盐就行了。”姐说:“这么简单的事还要学?”娘说:“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煮得好的。”姐问:“难道还有什么诀窍?”娘说:“当然有。一是不能放热水煮,二是要旺火煮,三是要……”

这时,锅里飘出香味、传出水沸腾的响声,弟弟迫不及待打断娘的话:“娘,肉煮熟了吧?”娘说:“锅才出气,说明水还刚烧开,肉肯定没煮熟,还要煮几滚才行。”姐问:“那年肉到底要煮到几成熟?”娘说:“问得好!煮年肉最关键的诀窍,就是要把握好煮肉的火候,七、八成熟最好。没熟的肉不香,太熟了的肉回锅做菜不好看。”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又过得几分钟,满屋都充满了肉的香味,弟流着口水,又问:“现在该煮好了吧?我早就听到香味了!”娘拿一根筷子,揭开锅在肉上插了一下,说:“不行,还要煮一下。”

姐又问:“那到底要煮多久?”娘说:“具体要煮多长的时间,我也说不清,得看情况吧,肉多了要久一点,火小了也要久一点。煮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能知道要煮多久,如果没有把握,那就等肉煮沸几滚后,你揭开锅,拿一根筷子插一下,肉还很硬,就还煮一下,一直煮到用筷子能插下去就行了。”

终于等到肉煮好了,娘洗了手,用铁铲从鼎锅里选了一块精肉,放在了砧板上。我和弟的口水早就流出来了,赶紧一人拿一个碗,守在娘的旁边。娘用刀切下几块精肉来,一一放入我们的碗中。我不等肉凉,赶紧用手拿着猛咬上一口,感觉那滋味要多好有多好,比什么都好吃。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我三下五除二,才几口,将那块大精肉吞进了肚子,还问娘要。娘说:“今天晚上只能吃这么多,明天过年再吃!”听了娘的话,我和姐都放下了手中的碗。弟吃完后依然端着碗,双眼盯着还没吃完的小妹。娘笑他:“看你这谗样,是不是打算抢妹妹的?”又切了一小块肉给他。

爸笑着问:“刚出锅的年肉好吃吧,是不是又香又甜?”“嗯,好呷!”“确实又香又甜!”……我们兄弟姐妹点头称是。爸又说:“这肉在砧板上刚切碎,还没有入锅做成菜,所以叫做砧板肉。你们要记得,吃砧板肉也是我们这里过年的习俗。”“这习俗好!我们年年要吃砧板肉。”学会了煮年肉,又吃到了美味的砧板肉,我哼着歌,拉着弟睡觉去了。


儿时年味之煮年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