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与2020年春节

编者语: 今年有着一个不寻常的春节和特别的“年味”。本辑发表李向华先生的“随笔与画作系列”文章(配文画在创作中,完成后再展示)。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年味”与2020年春节

作 者:李向华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广东人在“过春节”的时候,多数称作“过新年”,或者称作“过大年”,一句“过大年”,足可印证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千百年来,春节期间各地都举行庆新春、或新春贺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大都以祭祖祈年为中心,比如除旧迎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如此多样和隆重的“过大年”活动,自然衍生出浓浓的“年味”来。我所说的年味,是指人们在春节期间参与传统习俗或与之相关的活动而形成的春节气氛,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体现了人文历史和习俗风情。整个春节的“年味期”一般为腊月底至新年正月十五,这期间喜庆气氛浓郁,各种习俗活动丰富多彩。

“年味文化”主要是“驱邪降福”和“祈求幸福”,还包括国泰民安、团圆吉祥、伟业兴隆、长寿富贵等等,这些都是其中的意蕴,它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对社会和家庭的所有美好愿望。

中国式“过年”的习俗,早就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模式的,比如办年货、扫尘、贴对联、团年饭、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烟花、祈福、逛庙会、赏花灯等,很多习俗代代相传,至今仍然盛行。

“年味”与2020年春节

而各地的春节习俗其实是略有差异的。广东珠三角地区至今较流行的是贴(写)春联、办年货、逛花街、放烟花炮竹、舞龙舞狮、吃团年饭、拜年等等。

其中贴春联最为普遍,每家每户在除夕前都会把春联贴上。贴春联的前一步是先将春联写好,书法家们往往在这个时候最为繁忙,我每天也是忙个不停,组织书法家们到乡村、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地方义务为群众挥写春联。这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实事,书法家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义举,深受群众的欢迎。今年已98岁高龄的老书法家李振弼先生,虽年事已高,气力稍减,但依然兴致勃勃地义务为民写春联,他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书写春联共500副赠送给群众和医院。但书法家们往往是“卖花姑娘插竹叶”,自家的春联,可能是最迟写和最迟贴的。

“年味”与2020年春节

节前,人们都会忙着“办年货”,购买过节的用品,大人们忙累到满头大汗,最开心的可能是小朋友了。现在物质丰富,生活多元化,现在的小孩可能图的是有个长假期。我们那个时代的小孩图的是有新衣服穿,有好饭菜吃。那时候物质贫缺,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多吃一点肉食品,才有机会穿一件新衣裳。但记忆之中,虽然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小朋友在春节是挺开心的。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大年三十前夕,城里人还喜欢“逛花街”。沙坪城区近年的“迎春花市”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周边村镇的村民生活水平不比城市人差,他们也越来越多地走进花街选购年花。人们在购买喜爱的鲜花之余,也可欣赏到各种新奇的花卉,尽情享受着美好如花的生活。沙坪的花市和各镇的花圩,基本上在年三十下午四五点钟左右便收市的,原因是卖花的、买花的人,这时候都必定赶回家吃“团年饭”。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大年三十晚,全家人团聚一堂吃“团年饭”,这个仪式是雷打不动的。这时,老人家可以见到在外地工作回家的儿孙们,几代同堂,互相祝福,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刻。

燃放烟花炮竹依然是群众的至爱,它给节日带来灿烂的色彩和热闹的声音,人们对此是依依不舍的。现在为安全起见,城市平时不允许燃放烟花炮竹了,不过每到过年,还是会举行“烟花汇演”供市民欣赏。目前广大农村还可以自己燃放取乐,而且烟花越烧越多,炮仗越烧越响,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显示了农村的富裕。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在我们鹤山,舞龙舞狮这一习俗历史悠久,人人喜爱,在春节期间都会举办有关比赛或表演活动。鹤山最出名的是“陈山火龙”和“竹朗金龙”,分别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鹤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更为普遍,几乎每条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伍,大年初一一大早,醒狮队敲锣打鼓上门拜年,已经成为近年的固定项目。“鹤山狮艺”也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年味”与2020年春节

亲朋戚友互相“拜年”必不可少。大家上门聚一聚、吃个饭、喝点小酒,相互问候,这既是一种礼仪,也是联络感情的好方式。小孩口中连声“恭喜发财,利是逗来”讨红包,是“过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令人深感国泰民安、人民幸福。现在“拜年”的方式很多,已不只局限于串门了,最近几年兴起“微信拜年”,大年三十夜间未到11点钟,大家就争先恐后发出一些祝福的词句或图案来,甚至是发红包也在微信上“搞掂”了。

时代的脚步总是向前而行,人们在过年中除了传承过去的习俗,也不断增添一些新做法和新内容,如聚会、春茗、团拜、春游、晚会、雅集、网络拜年、抢红包等等,这些新动作可谓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使年味“潮”了起来。今天这些做法,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习俗。

“年味”与2020年春节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也派生了多种不寻常的年味。

春节前,我们组织和参加了近十个站(点)的为群众义务挥春写春联活动。其中己亥腊月廿三日,值“中国油画之父”李铁夫诞辰150周年之际,华辉书画院组织了10多位书画家,到“铁夫故里”陈山村新揭幕的李铁夫铜像前,义务为村民现场挥春和送春联500副。“年味”年年有,今年却不同,这是华辉书画院今年首创的一份特别的“年味”。

“年味”与2020年春节

但刚跨入2020年,湖北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有效防范,各级分别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政府叫停了一切聚集人群的活动,同时倡导市民少出门、不串门,安心在家过大年,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疫情的措施和要求。鹤山市全体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也提前结束了假期,在年初三就上班投入防御疫情工作。我坚信,全国上下同心协力,一定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年味”与2020年春节

今年的春节“气氛”,因此而没有了往年的那般“热闹”,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否则“年味”也无从谈起。

“年味”与2020年春节

以往在春节期间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如2008年出现全国性“雪灾”,造成“春运”严重受阻,当时我在桃源镇工作,要组织干部到本镇的厂矿企业,劝说外来民工朋友“不回家”和“就地过年”。那个春节我是和民工们一起过的。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往年春节的大年初七“人日”,我都会组织和参加一些活动。邀请书画艺术家们到“华辉轩”雅集,挥毫泼墨,即席创作,午饭时到“凤新村文化楼”(华辉书画院展馆)参加乡亲们组织的“舞狮贺新年”活动,有时也举办篮球赛,歌舞表演等,让乡亲们与艺术家们共进午餐,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可以说,这是我春节期间最特别、最享受、感觉最浓烈的“年味”了。今年因为防控疫情,这些活动只好暂停了。

“年味”与2020年春节

我相信,明年和今后的春节,定将会增加更多更好的“年味”!


(写于庚子大年初六)


“年味”与2020年春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