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1、优质企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有创新引领能力,要走在创新的前列,能代表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具有市场影响力,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而且在市场中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竞争优势,拥有行业话语权;三是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能够给投资者丰厚的投资回报,足以支撑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突出强调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大力发展制造业,仍是强国根本战略;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即使促进农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直接动力,并进而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所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2、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所提到的问题,都是补短板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供给,全面清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发挥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进而充分激发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这次会议中关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亮点有几个:一是突出强调了竞争规则的基础性作用,强调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要求落实僵尸企业退出,制定落实退出实施办法,从而盘活企业资产,促进企业去杠杆;三是继续推出更大规模的降税减费政策,减轻企业总体负担,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与动力。

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3、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在于:政府聚焦于为企业发展做好必要的服务,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打造良好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确保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而将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具体决策权,完整交还给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独立于政府的四自主体。推动市场化法制化改革,一是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改革举措与政策文件的合法性与公平竞争审查;二是要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长效机制,充分听取企业家合理建议与意见。

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4、对小微企业来说,由于整体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也缺乏市场影响力,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公平竞争非常关键。所以,应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挤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空间。问题中所提到的几项改革中,最重要的在于市场准入,即为小微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进入条件,避免对小微企业设置不合理的门槛。

关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几个解读

5、当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环境中,市场机制可能出现局部失灵;为了解决这些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适当介入。所以,为充分激发不确定性调价下微观主体的活力,政府可以采取临时性的政策扶持措施与干预措施,包括以减税降费促进企业发展,以政策引导民间资本优化投资布局。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有效稳定企业家投资信心;避免政策的频繁变动,提高政策的连续性,进而稳定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