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在資本寒冬的2018年,很少聽到有融資的消息,生鮮新零售行業成了其中位數不多的熱門賽道。在已披露的資本融資中,生鮮新零售行業的融資總數比重超過了50%,成為名副其實的"資本寵兒"。

生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產品,在零售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據尼爾森對亞太零售的研究,亞洲消費者食品賬單的50%以上花費在生鮮上。我國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生鮮消費市場空間廣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保持6%以上的增長。

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2018年以來,新零售的擴張更是狂飆猛進。據界面新聞最新統計,截止目前,盒馬生鮮已開了100家門店,而匯通達已為2萬多家鄉村夫妻店賦能,年銷售額達350億;截止11月30日,超級物種已開設門店61家,鮮食演義已開設門店20家,7FRESH已開設門店10家,牧標鮮生已開設門店22家。另據業內初步統計,2018年中國新零售市場規模達到1650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整整5倍。

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為什麼生鮮新零售發展到了2018年才迎來爆發?是因為生鮮新零售發展到現在,各家企業已經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各自做好了基地,建好了供應鏈,擁有各自固定的人群用戶,流量自然而然就來了。

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盒馬鮮生側重高端生鮮超市+餐飲,易果生鮮側重即時配送,果酷側重無人售賣,牧標鮮生側重社區零售。但是不管側重哪方面,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供應鏈,作為生鮮新零售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包括採購、流通、倉儲、配送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最終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體驗。合理的供應鏈做法是,從產品採購、物流配送、倉儲分揀、鮮度管理等在內的所有環節,都大量應用數字化技術,做到真正的數字化供應鏈。一方面將顧客與供應商的距離縮短到極致,比如用大數據技術來決定前置倉位置和品類;另一方面則是讓全鏈路透明化,比如用傳感器技術來實現商品從產地端到物流端到倉儲端再到銷售端的全鏈路追蹤。

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生鮮新零售最大的特點在於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在這點上盒馬鮮生和牧標鮮生就做的很好,線上線下能夠呼應起來,互相引流。顧客能在線上買到放心食材也可以在現在親自選購食材,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體驗。

回首2018,生鮮新零售為何迎來大爆發?

總的來說,生鮮從業者們不再互相模仿拼刺刀,而是各自展現優勢尋求差異化,整合供應鏈,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只有勇於改變,迎接新變化,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獨佔鰲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