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導讀:中牟縣地處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偏東,隸屬於鄭州市,中牟縣境內底層上部為距今200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鬆散沉積物發育而成。中牟縣是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反抗之地,也是官渡之戰的發生之地,也是道家名師列子、美男子潘安等歷史名士的故鄉。據《清河郡百忍堂潁上張氏族譜·序》記載“溯吾遠祖,源於黃河流域陝西姬水,發祥於河南新鄭,立祠於河北清河,而後輾轉輻射世界各地。”軒轅黃帝第五子賜姓張氏,張揮被後裔尊稱為開基始祖,漢高帝的時候,張良被封為留侯,後世張姓的家族也有“留侯世家”的稱號。可想而知張氏也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家族,後代將這名號發揚光大,代代流傳。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寒風凌冽,中牟縣的三官廟鄉土牆村的一個姓張的村民每天都堅持去農田,一去就是老半天,這讓他媳婦心聲疑問,收麥子的時候沒見你往地裡跑的那麼勤,冬天了你天天往田地裡去,這不是讓人說笑話?老張也不顧媳婦的斥責,還是天天去,有一天媳婦實在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悄悄的跟在老張後面,去看看他究竟要去幹啥?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老張媳婦這一跟不要緊,還把考古隊也給吸引了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老張媳婦看見他鑽進一個洞裡,一開始他媳婦也不知道這是個啥,她也鑽進去打探一番,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洞嚇得她直叫老張。這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個古墓,老張媳婦二話沒說直接上報給村裡,村裡又上報的當地文物局和考古隊,就這樣一個大墓被發現。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考古隊的專家悄悄問老張說發現這裡有多久了,老張也沒隱瞞說,有次種地的時候發現的有幾個月了,專家心中其實有點感謝老張。因為在考古隊趕來後一看,這個確實是一個大墓,但是已經快被盜的所剩無幾,唯獨最有價值的就是老張每天看的那幾幅壁畫和殘留的一些陪葬品碎片。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古墓內的壁畫色彩鮮豔,清晰可見,考古價值相當高,這個墓是一個多室墓,共有四幅壁畫,一幅是侍女端酒圖,兩幅是菊花圖另一幅畫因為被破壞殘缺看不清楚內容。考古隊通過研究古墓的墓室結構、造型、壁畫風格斷定為元代墓穴,而墓主人必定是元代的富貴之人,緊接著考古專家翻閱查證《中牟縣誌》,其中記載元兵部尚書上輕車都尉清河郡侯張珪去世後葬在土牆。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據古墓的規格,其佔地面積在450畝左右,而且這個古墓往東60多米就是土牆張氏祖塋,儘管這座墓地已經被盜的所剩無幾,但是頗有價值的壁畫也是一個大收穫,考古隊趕到看完之後就下令說:快派人24小時保護。

河南中牟村民天天去農田看壁畫,考古隊趕到後快派人24小時保護

有關文物局已經用土將其封閉,定期對古墓進行巡查,村民們也都自願輪流去保護古墓,每天不定時的進行安全檢查,不用總是老張一個人了。如果說你發現了一座已經被毀壞的古墓,你還會上報嗎?文字編輯:曹阿 圖片編輯:一七 參考文獻:《清河郡百忍堂潁上張氏族譜·序》、《中牟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