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號」你捐的舊衣服,幾乎都成了垃圾

2007年,四川攀枝花一小學

一些學生在網上發帖請求好心人捐衣服

這座小學全校只有260多個學生

9年來每年能收到幾十噸衣物

每週都有七八十包送過來

不僅佔了學校的倉庫

而且衣服的質量參差不齊

裡面甚至有內衣、泳衣,還有垃圾混雜其間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自己的衣服款式老舊,但扔掉很可惜

不如捐給世界上有個叫貧困山區的地方

那裡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

過著脫離現代人類社會的生活

對捐衣服的人來說

捐掉總比扔掉好

讓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

可是,你捐出去的舊衣服究竟去了哪裡?

他們真的被回收利用了嗎?

“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掃描二維碼,回覆“舊衣服”查看全文

浪潮工作室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為數不多我們堅持打開的公眾號。

在自媒體信息量爆棚的今天,真正在認真生產原創內容的,不超過1000人,而其中稱得上精品的其實更少,浪潮工作室是其中之一。

其實,我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關注的浪潮了,它好像突然出現在我的朋友圈,緊接著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轉發他們的文章,經常刷屏。

但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完浪潮文章的感受——醍醐灌頂。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每天會刷很多信息,但是最後發現,刷完過後,什麼都沒有。

大多數信息,我根本記不住他們說了什麼,也不覺得有什麼意思。

浪潮的內容也許不是最深刻的,但一定是少有的幾個一直以冷靜的態度輸出乾貨的。

首先,他們的文章很長、信息密度很大,內容竟然還那麼有趣!

比如他們寫過這些: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弟子規”查看文章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催乳師”查看文章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電動車”查看文章

然後,我發現有時候,他們的話題還有點“不識好歹”。

《我不是藥神》火的時候,他們寫電影完全拍錯了,讓無數人用不上進口藥的並

不是藥商


當各種人格分析測試刷爆朋友圈的時候,他們寫這些人格測試在心理學界早就被

淘汰證偽了;


當“窮人思維”火的時候,他們寫窮人思維其實都是錯的


當其他號在收割面膜、美容儀這種智商稅的時候,他們告訴你:“面膜真的沒什

麼用”、“除了保溼,其它護膚品都是浪費錢”、“又給大家拔草美容儀了!”


你以為是廣告嗎?我翻到文章最後面也沒發現廣告,就是純乾貨。這麼頭鐵的公眾號,我還是第一次見。

我還記得有讀者在他們評論區留言:

“其實沒有必要費這麼大勁兒闢謠,對有些人來說,該交的智商稅還是得交”


“你這是在逼我退出家長群啊!”


每次你都能看到浪潮的小編在下面認真地回覆:

希望大家慢慢走出謠言迷信的陰影,這樣我們未來才有希望,能做一點是一

。”

我知道,宣洩情緒,是最簡單的賺流量的方法,但浪潮和我們一樣,想在這個嘈雜的世界,給你提供一點有信息增量的東西,不雞湯、不盲從、反常識,只想給你一個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你或許不關心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總會在某些時刻,來“關心”你。

浪潮工作室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為數不多我們堅持打開的公眾號。

他們善於從另一種角度解讀你習以為常的世界,喜歡在日常中找到被你忽略的細節與真相,以下是他們最近的精彩文章:

作為過來人,還是希望你避開那些求學路上的坑——

我就只想找個工作,學歷有那麼重要嗎?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

“學歷歧視”查看文章

中國的文科生到底做錯了什麼,要受到歧視?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文科生”查看文章

命運之所以是命運,是區區高考就能改變的嗎?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高考”查看文章

大城市一張床,小城市一套房,我知道你也有同樣的困惑——

如今的大城市真的離得開外地人嗎?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外地人”查看文章

小城市真的那麼適合生活嗎?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小城市”查看文章

該怎樣在

城市大學之間做出選擇?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211”查看文章

關於“吃”的真相我們也有研究——

吃素真的能更健康長壽嗎?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吃素”查看文章

人參為什麼會成為神藥?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人參”查看文章

45天長成的速雞,你還不敢吃嗎?

「荐号」你捐的旧衣服,几乎都成了垃圾

關注“浪潮工作室”,回覆“速成雞”查看文章

掃描下方

“浪潮工作室”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