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國的年味兒

年味兒是中國人心中最醇厚的味道,瀰漫在大街小巷,令人神往。年味兒是年貨的喜氣味兒,是鞭炮的硝煙味兒,是北風傳遞的餃子味兒,是走親訪友的高興味兒,是含飴弄孫的趣味兒,是收發紅包的嘚瑟味兒。每個人的年味兒雖不盡相同,但都流淌在所有人的心間。

大中國的年味兒


年味兒離不開美食。家家戶戶煎炒烹炸,弄得滿街香氣撲鼻,尤其是炸魚、炸肉的味兒,加上做豆腐的味兒,不用說,就知道要過年了。但那肯定不是年味兒的根本。因為做那些好吃的,是在過年之前;吃那些好吃的,是在過年之後。過年的中心是大年夜,而在我的故鄉,大年夜的吃食卻極為單調:餃子,而且是素餡的,寓意肅肅靜靜,平平安安。

大中國的年味兒


年味兒離不開鞭炮。過年的樂趣之一是放炮,每人不停地進出小店,買各種鞭炮和煙花,不停地在各家門前翻找能放的鞭炮。即使是小鞭兒,未響的也要一個個撿起來,掰開,物盡其用,刺成花放。院裡院外噼裡啪啦,響聲震天動地。我小時放炮,並不能隨心所欲,得計劃著放。放鞭炮也選擇時辰,三十晚上是重點,大年初一也不落空。

年味兒離不開香燭味兒。大年夜家家戶戶擺供桌、設香案,屋裡屋外香菸繚繞,那香味兒是平時沒有的。一般百姓燒不起沉香之類,故鄉的香多是用松柏的鋸末做成,氣味極好。香味從一個個院子裡飄出,繚繞整個村莊,走在街上,真是讓人心醉。最美的年夜應該是大雪初晴,房頂、草垛都覆蓋著白雪,天是那樣高,星是那樣密,香味沁人心脾。

年味兒離不開拜年。過年時不論走到哪裡,見面都要拱手拜年。拜年就離不開喜氣和寒暄,尤其是見到一年都見不到一面的七大姑八大姨時的那股親熱勁兒,絕對是過年時家家戶戶最常見、最熱鬧的一景。

年味兒離不開交流。親朋聚會,免不了交流一番、暢談一番:過去的一年,事業是否有新的長進,生活是否有新的改善,父母的身體是否康健,孩子的學習是否滿意;新的一年,有哪些新的目標,有哪些新的規劃……對父母盡孝、對兒女盡責、對工作盡職,一樁樁一件件湧上心頭,平添了幾分沉甸甸的責任。

此時,過年是一種莊重的儀式,是一個屬於家的節日。在家裡,有血脈的傳承,有親情的匯聚。一句話,回家才叫過年。每到年底,多少父母都翹首以盼遠遊的孩子回家。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大紅的色彩照滿廳堂,幸福的滋味盈滿酒杯,老人們會從心底裡湧出無比的欣慰,無比的滿足。和和美美,真好!

而今,時代變了,環境變了,過去代表“年味兒”的某些形式,或許將離我們遠去,但只要心在一起,就能找到新的“年味兒”,而不會留下情感或文化的空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