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死亡”教育是大人們刻意在孩子面前迴避的話題,因為死亡意味著告別、傷心、撕心裂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死亡”這個話題離孩子並不遙遠,當親人離開時,當家裡的小動物老去時,孩子心理承受的壓力可能會持續很久。

如何用積極的方式面對死亡?

我今天推薦一本2018桂冠童書《蜘蛛先生的葬禮》的繪本。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適讀兒童年齡:3~6歲

主題:生命教育

李姍姍/著;毛微微/繪

出版: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蜘蛛先生的葬禮》用荒誕不經的遊戲形式輕鬆化解了“死亡”這一沉重話題,孩子們在看完這本繪本後,將不會害怕提及“死亡”話題,而是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場自然而然的告別,給孩子獨特的生命教育。

這是一部可以搬上舞臺的輕喜劇,角色都是由動物扮演,角色性格設計並非完全與動物形象脫節,而是從動物的個性特徵中進行提煉加工。

男主角蜘蛛胖大叔善良重情義,多愁善感又頗具小幽默;知了是智者,寬厚又仁慈;金龜子貪玩愛熱鬧;蝴蝶年輕又美麗,機靈又聰慧。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作者李珊珊是近年來頻頻被兒童文學研究者提及的一位作家,作家身份之外,她還是一位詩人。她以與兒子“小豆瓣”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為靈感寫作的“親子詩”集——《太陽小時候是個男孩》,用“很白很白的話”和“很純很純的心”,探索可愛和值得珍愛的兒童詩,詩句充滿童真又富有哲理,並且入選2015年德國“白烏鴉書目”。

如果說戲劇形式是本書靚麗的外表,那麼詩句一般優美的臺詞就是蘊涵豐富的內在。當你用飽含感情的語調讀出葬禮遊戲中昆蟲們“緬懷”蜘蛛的臺詞時,一分鐘內就會讓人潸然淚下,這就是詩句的藝術魅力。

夏季裡的一個黎明,蜘蛛先生給蟲蟲們發了一張黑色請柬,他自編自導了自己的葬禮。

當朋友們懷著悲傷欲絕的心情來參加他的葬禮時,卻發現蜘蛛活蹦亂跳地出現在大家面前。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一時間,驚喜、疑惑、憤怒等各種滋味湧上蟲蟲們的心頭。他們質問蜘蛛先生:“葬禮到底怎麼回事?”

蜘蛛先生說:“沒錯,我現在是活著,但總有一天會死的。”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在他的想象裡,死亡是:他的血液將停止流動,感覺不到你們溫暖的手;他的眼睛將緊緊閉著,看不到你們熟悉的臉;他的耳朵將失去聽覺,聽不到你們親切的聲音。

死亡就是失去所有知覺,再也無法感知到世界。

原來最近蜘蛛先生渾身癢癢,坐立不安,吃東西也沒胃口,心裡總是感覺緊張煩躁。以為“那一天”要到來了。因此,蜘蛛先生提議大家玩自己的“葬禮遊戲”。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生老病死這很正常,如果遊戲能減輕蜘蛛的緊張和煩躁,我不反對,我們蟲子都難免要經歷一場痛苦的蛻變。” 知了說。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於是大家搬出一個“棺材”——一隻漂亮的核桃殼,蜘蛛四腳朝天地躺了進去。

朋友們回憶起蜘蛛先生“生前”對自己的好,想起他的善良、重情重義、樂於助人,以及自己對蜘蛛先生的虧欠。

“你總是那麼照顧我,當一隻飢餓的壁虎向我伸出長長的舌頭時,是你以閃電般的速度救了我。當一隻貪婪的蝙蝠向我露出尖利的牙齒時,是你不顧安危地趕跑了它。而我總是斤斤計較,總是誤會你。”——田蛾

“您是那麼樂於助人,當我還小的時候,有次遇到正在行軍的螞蟻,要不是您,把它們趕跑,恐怕我已經化作塵土了……”——蜜蜂

蟲蟲們入戲太深,甚至當蜘蛛從“棺材”裡爬出來,大聲宣佈他沒有死時,蟲蟲們仍然在抱頭痛哭。

直到蜘蛛先生用最大的嗓門喊出一聲“別鬧啦!” 大家才發現,蜘蛛蛻去了全身的皮。原來蜘蛛先生一直擔心的“那一天”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新華章。

朋友們終於從悲傷中脫身,蜘蛛先生的“棺材”也成了一頂“花轎”,大家高興地簇擁著他走在路上。

繪本推薦|那些怕和孩子們積極地談論死亡的人怕的是什麼?

在這場“葬禮遊戲”中,蜘蛛先生感受到了朋友們的深情,更加確認了自己活著的意義。

不久後,蟲蟲們又收到另一張請柬,這張紅色的請柬是蜘蛛先生的結婚請柬,與開篇的黑色請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蜘蛛先生的未來將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