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鸩杀的由来

在古代用毒药致死人命是谋害人或惩罚人的常用手段,现在大家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经常会鸩杀的说法或情节,如《水浒传》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这里说的鸩并非是鸩毒之鸩,而是用的砒霜害的武大郎性命,只是习惯将毒药伤人称之为鸩杀。

鸩是一种鸟,与雕或猫头鹰大小相似,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雄鸟名叫运日,雌鸟名叫阴谐。相传鸩鸟以毒蛇为食,毒蛇的毒性渗透到鸩鸟的每个器官,不仅肌肉、内脏有毒,喙和羽毛也有剧毒,鸩的巢下数十步内寸草不生。鸩鸟的毒性来自于毒蛇,但又可以以毒攻毒,化解毒蛇的毒性。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人如果被毒蛇咬伤,刮下少许鸩鸟喙的角质,敷在伤口,可以立即止毒。常人如误食鸩鸟肉,就要送命。将鸩鸟的羽毛在酒中浸泡,这酒就是人们常说的鸩酒。

历史上鸩杀的由来

早在春秋时期,鸩毒已被作为害人的手段,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宠妃骊姬企图谋杀太子申生便用的鸩酒。到汉代,使用鸩毒杀人的事件较为常见了。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惠帝刘盈继位,吕后担心赵王如意成为帝位的威胁,便把他招到长安,用鸩酒毒死。之后吕后又想用鸩酒毒死齐王刘肥,后因惠帝刘盈未遂。至此以后鸩毒便是阴谋害人或惩罚人的常用手段。

鸩毒之所以经常为人采用,因其毒性猛烈,正如东汉霍谓所言“未入肠胃,已绝咽喉”。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昇疑心老臣周本,在一次宴会中便在酒中下了鸩毒,赐给周本,周本疑心,便取空杯一只,将毒酒分成两份,邀烈祖李昇同饮,烈祖不敢接,此时著名优人申渐高假借以舞助兴对烈祖说,此酒吾饮,说完便将两杯酒合成一杯,一饮而尽,并将空杯置于怀中,匆忙离去。烈祖忙派亲信携解药救申渐高,但申渐高已脑浆迸裂而死。

由于鸩毒害人非常残酷,所以古代早就有人反对使用鸩毒,战国时曾有楚国驸马买下有鸩毒的酒并将毒酒全部倒入江中销毁,一时传为美谈。到了晋代,朝廷曾下令禁止鸩毒,并规定鸩鸟不许过江。石崇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时曾捕获一只鸩鸟雏鸟,交给后将军王恺养护,后被人告发,朝廷下旨宽宥了石崇,命令将鸩鸟雏鸟在街市当众烧死。但是需要说明一点,晋代禁用鸩毒,并不是禁绝一切毒死人的方法,那时常用的毒杀手法是金屑酒。

晋代以后,毒杀人的方法越来越多,更为常见的是使用信石即砒霜。由于鸩毒历史悠久且毒性猛烈,所以后来即使使用其他毒物谋害人命,也习惯的称之为鸩或鸩杀。后世虽也偶有传出鸩毒杀人事件,如明末奸臣阮大铖之女阮丽珍即为鸩毒所杀。到了近现代鸩毒已成为历史,鸩鸟这种动物如今似乎也杳无踪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