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敵戰計之無中生有

三十六計:敵戰計之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註釋:

誑:欺詐、誑騙。

實:使......成為真實、現實。

  誑騙,並不是長期的誑騙,而是在虛假誑騙之後,把實象推出。把小虛假髮展到大虛假,在極端的虛假之後,採用極端的真實的行動。

出處:

本計出自哲學家老子《道德經》:“天下萬物,無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掲示了萬物的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係。假戲真做,真戲假做,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使敵人難以瞭解我方的實力和真實意圖,從而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小故事一則:

戰國末期,七雄並立。實際上,秦國兵力最強,楚國地盤最大,齊國地勢最好。其餘四國都不是他們的對手。當時,齊楚結盟,秦國無法取勝。秦國的相國張儀是個著名謀略家,他向秦王建議,離間齊楚,再分別擊之。秦王覺得有理,遂派張儀出使楚國。

張儀帶著厚禮拜見楚懷王,說秦國願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與楚國,只要楚能絕齊之盟。懷王一聽,覺得有利可圖:一得了地盤,二削弱了齊國,三又可與強秦結盟。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懷王派逢侯醜與張儀赴秦,簽訂條約。二人快到咸陽的時候,張儀假裝喝醉酒,從車上掉下來,回家養傷。逢侯醜只得在館驛住下。過了幾天,逢侯醜見不到張儀,只得上書秦王。秦王回信說:既然有約定,寡人當然遵守。但是楚未絕齊,怎能隨 便籤約呢?

逢侯醜派人向楚懷王彙報,懷王哪裡知道秦國早已設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齊國,大罵齊王,於是齊國絕楚和秦。

這時,張儀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醜,說:“咦,你怎麼還沒有回國?”逢侯醜說:“正要同你一起去見秦王,談送商於之地一事。”張儀卻說:“這點小事,不要秦王親自央定。我當時已說將我的奉邑六里,送給楚王,我說了就成了。”逢侯醜說:“你說的是商於六百里!”張儀故作驚訝:“哪裡的話!秦國土地都是征戰所得,豈能隨意送人?你們聽錯了吧!”

逢侯醜無奈,只得回報楚懷王。懷王大怒,發兵攻秦。可是現在秦齊已經結盟,在兩國夾擊之下,楚軍大敗,秦軍盡取漢中之地六百里。最後,懷王只得割地求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