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註釋:
師:古代兵制,兩千五百人為師,五師為軍。這裡為軍隊的統稱。
左次無咎:未失常也:語出《易經.師卦》。
為了保全軍事實力,退卻避強雖退居次位,但免遭災禍,這也是一種常見的用兵之法。
出處:
“走為上”的計名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檀公即南北朝時南朝名將檀道濟。《冷齋夜話》作“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在元明時期戲劇、小說裡常能見到這一說法,如《竇娥冤》第二析:“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又如《水滸傳》第二回:(王進之母對王進說)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 + +
“走為上計”的意義在於己弱敵強時,要主動撤退,以保存實力,其策略思想來源甚早,《吳子·精敵》中說:“凡此不如對手,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在其他兵書中也多有論述,如《淮南子·兵略訓》裡講:“實則鬥,虛則走。”這裡“實”指力量強大,“虛”指力量不足,也是強調實力不及就要“走”。《兵法圓機·利》中說:“避而有所全,則避也”。“避”指主動撤退,“全”指保全,意思是如果撤退能保全力量,就應該撤退。
閱讀更多 一起閱讀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