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失枕,項背部痠痛,頸部活動受限?7個手足反射區有效果,收藏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痠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

落枕,失枕,項背部痠痛,頸部活動受限?7個手足反射區有效果,收藏

落枕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三是某些頸部外傷,也可導致肌肉保護性收縮以及關節扭挫,再逢睡眠時頸部姿勢不良,氣血壅滯,筋脈拘攣,也可導致本病。

四是素有頸椎病等頸肩部筋傷,稍感風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發本病,甚至可反覆”落枕”。

【足療】1.處方。

按摩頸椎、頸項、肝、斜方肌反射區各3分鐘。

落枕,失枕,項背部痠痛,頸部活動受限?7個手足反射區有效果,收藏

2.操作手法。

頸椎反射區:一手持腳,另一手食指、中指彎曲成鉗狀夾住被施術者的足趾,以食指的側緣固定在反射區位置上,以拇指在食指上定點加壓。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頸項反射區:一手持腳,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沿著足趾根部,由外向內旋轉。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肝反射區:一手握腳,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 指間關節頂點施力,向腳趾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斜方肌反射區:一手持腳,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頂點施力,由外側(小趾一側)向內側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落枕,失枕,項背部痠痛,頸部活動受限?7個手足反射區有效果,收藏

斜方肌反射區操作手法

【手療】

1.處方。

按摩頸椎、頸項、肝反射區各2分鐘。

落枕,失枕,項背部痠痛,頸部活動受限?7個手足反射區有效果,收藏

2.操作手法。

頸椎反射區:以食指與拇指夾住拇指關節按壓3分鐘。

頸項反射區:由外向內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肝反射區:定點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痠痛為宜。

【注意要點】

1.足手療法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要用重手法刺激反射區,治 療一次即可見效,數次治癒。刺激反射區要有痠痛感(以能忍受為度),沒有痠痛感將影響療效。

2.如配合針刺頸痛穴(針刺穴位囑患者要活動頸項,可使疼痛 逐漸緩解)效果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