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11月24日,作為中國智庫索引(CCTI)來源智庫之一,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南京舉辦“2018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與高質量發展論壇”。本次論壇以“新挑戰、新動能、新金融”為主題,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冉華、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郭大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李岷、南京審計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維、誠通基金研究總監耿群、交通銀行私人銀行中心副總裁桂澤發以及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黃金老等大咖聚首,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等熱點議題,共議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冉華致辭。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11月24日,“2018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京召開。

聚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冉華在本次論壇致辭,據他介紹,作為中國首批創新型城市和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自今年1月實施創新驅動“121”戰略以來,南京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58.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增速已連續三季位居全省首位。前三季度經濟發展取得的這些豐碩成績,離不開來自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各類金融機構的支持,更離不開整個金融行業的支持。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基礎,南京實體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金融產業的騰飛打下了堅持基礎。根據2018年9月12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廣州發佈的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南京首次在金融產業績效上超過廣州和成都,躋身全國第四,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八位。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郭大勇發表主旨演講。

走出南京,放眼全局,針對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壓力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郭大勇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從外部看,中美經貿摩擦加劇疊加中美經濟週期分化等因素加大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從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看,需求端“幾碰頭”問題顯現,下行風險有所上升;從金融數據看,社會融資規模和M2增速明顯放緩,多重因素制約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對於新形勢下金融部門如何支持好、服務好實體經濟,並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郭大勇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尊重經濟金融運行規律,面對經濟增速的下行和金融數據的放緩,要穩定預期、保持定力;二是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激發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三是通過利率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金融市場等領域的改革推動創新,不斷提升金融供給的質量和能力;四是積極發展金融科技,加大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等方面的應用;五是加強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協同,集聚合力解決民營經濟和小微經濟面臨的掣肘。

研判當前資金鬆緊大勢

在本次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從流動性環境切入,對當前宏觀金融形勢進行研判。他認為,2017年以來金融部門、地方政府、企業部門去槓桿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但去槓桿進程中也存在著流動性風險。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對當前宏觀金融形勢進行研判。

一方面,家庭部門一直在加槓桿,收入下降和儲蓄率下降導致當前導致了居民儲蓄存款增速下降,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各種消費信貸的擴張,故從存貸款增量看,家庭部門最近兩年一直是赤字部門;另一方面,去槓桿進程中還會面臨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債券崛起的問題,從而引發對流動性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非信貸信用,如債券、同業、理財等的進一步擴張,去槓桿節奏過快,恐將信用風險猝變為流動性風險。

“當前去槓桿的難點就在於金融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去槓桿進程中需注意節奏和方法,要從去槓桿扭轉為‘穩’槓桿。”對於如何“穩”槓桿,殷劍峰認為財政政策要發力,財政體制要改革。

他還指出,金融結構的改變不僅給去槓桿帶來難點,還為傳統銀行業帶來挑戰。在資產規模總量攀升的過程中,中小金融機構的規模擴張顯著快於大中型機構,整個銀行業集中度開始下降,中國大銀行的集中度下降了十個百分點,是主要經濟體中最多的。“中國金融業即將面臨的挑戰是蛋糕變小,但吃蛋糕的人越來越多,傳統銀行業若不進行業務轉型與創新,很有可能面臨兼併重組乃至破產倒閉。”

探究資產管理革新趨勢

“金融市場發展推動資產管理業務增長。”資產管理這個話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有與會專家在論壇上表示,從投資者角度看,金融市場亦是其管理金融資產的場所,間接融資結構的變遷推動了資產管理業務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金融市場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目前,我國信貸市場規模達129.15萬億元,佔比金融市場總規模48%;債券市場規模78.78萬億元,佔比30%;股票市場規模50.46萬億元,佔比19%;私募股權市場規模7.2萬億元,佔比3%。蓬勃的金融市場催生了強勁的資管業務需求。

隨著經濟增長和專業機構投資者湧現,資產管理行業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對市場上的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信託、私募基金以及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資管在內的產品進行梳理,剔除交叉持有後,截至2017年中國資管規模達到83萬億元。

正在高速發展的資管市場有三大趨勢值得關注:第一,資管新規實施7個月以來,打破剛性兌付,行業規範性有所提升;第二,可持續性投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第三,金融科技將是重要一環,通過智能投研、智能投顧、智能營銷等智能資產管理產品的應用,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信息爆發式增長過程中的估值、風險問題,是未來資管行業發展的挑戰所在,也是前景所在。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圓桌對話環節上,學者專家、企業大咖論劍資產管理。

在圓桌對話環節,南京審計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維、誠通基金研究總監耿群、交通銀行私人銀行中心副總裁桂澤發、蘇寧金融研究院投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顧慧君等學者專家、企業大咖,就“資產管理論劍”這一主題各抒己見,探討新時代、新消費、新升級下的金融創新發展。

支招債務緊縮脫困

針對近期頻頻顯現的企業高負債這一熱點現象,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黃金老在“2018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與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走出債務緊縮》的主旨演講,為債務緊縮難題支招。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黃金老發表題為《走出債務緊縮》的主旨演講。

為何當前債務緊縮頻頻顯現?黃金老將其總結為三個原因:債務規模巨大、企業盈利能力低下、資金推動型企業大量存在,導致債務緊縮產生。

“企業高負債是當前經濟金融領域最突出的風險。”黃金老表示,近兩年我國債務持續積累,債務規模巨大,實體經濟貸款規模132.5萬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貸款85.8億元,企業債券19.5萬億元,這可能產生嚴重影響。“高負債累積到一定程度,企業失去融資能力,也就沒有投資能力,打擊經濟增長和就業。”

硬性壓降負債率會使經濟金融震盪大,使經濟深陷債務緊縮的泥潭。想要走出債務緊縮,他列出了四大舉措:其一,活躍股票市場,增強股市融資功能;其二,多渠道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其三,通過分離企業資產負債表、託管和轉移企業控制權、組建債務重組管理辦公室、市場化債轉股和債轉貸等手段,強力推進企業債務重組;其四,通過降低企業稅費和財務成本、解決賬款拖欠、建立企業擴張窗口指導等途徑,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把脈消費升級格局

在論壇現場,作為蘇寧金融旗下大型專業研究機構、中國智庫索引(CCTI)來源智庫之一,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PP財經發布《中國居民消費升級指數報告(2018)》。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綜合指數加速攀升,從2013年的0.341上升至2018年的0.376,京滬浙蘇粵五省市消費升級水平繼續領跑全國。

蘇寧金融研究院舉辦大咖論壇 聚焦資產管理和債務緊縮

蘇寧金融研究院發佈《中國居民消費升級指數報告(2018)》。

基於“蘇寧消費升級指標”,報告發現,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處於第一梯隊,重慶、四川、天津、陝西、湖北、山東等處於第二梯隊,廣西、黑龍江、海南等處於第三梯隊。據瞭解,今年的“蘇寧消費升級指標”新增了白電、黑電、油煙機、熱水器、淨水器、PP體育直播會員數、人均足球觀賽支出作為參考,能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映出蘇寧在各省份引領的消費升級趨勢。

根據蘇寧體系線上線下銷售大數據顯示,消費趨勢正在颳起一陣智能家居風。2018年以來,掃地機器人、電動牙刷、洗碗機分別同比增長132%、122%、121%。不僅如此,智能門鎖銷售額同比增長1228%,智能音箱銷售額甚至同比增長上萬倍。

“‘懶人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報告認為,85後與90後已成長為中國新的消費主體,這一“懶人群體”更加註重品質與服務,追求個性化、新鮮刺激多樣化、高品質、體驗式消費,喜愛電子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兼顧娛樂性、趣味性、科技性的家電產品,由此引領了一波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的興起。“這也表明中國居民的高端家電消費支出正快速增加,居民消費結構處在升級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