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眼中的南京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市民代表眼中的南京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刷臉”全程自助辦理營業執照、“智慧大腦”24小時監控工地、全國首家超低排放的熱電廠……

1月11日,南京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和南京日報聯合舉辦公眾開放活動,向公眾展示工商登記“新速度”、工地“黑科技”、熱電廠超低排放新技術,介紹2018年度南京優化營商環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果。

市民代表眼中的南京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活動中,50餘名市民代表先後走進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建鄴區“端+雲+大數據”智慧工地、雨花臺區華潤熱電廠參觀。在政務服務中心,市民們瞭解到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商標等辦理流程。在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讀大四的小袁開心地說:“今年我想嘗試自己創業,這次現場體驗了企業註冊流程的方便高效,心裡底氣更足了。”據瞭解,2018年,南京市已實現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辦結,企業網上登記率達98%以上。

市民代表眼中的南京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中建隧道局集團的地鐵7號線工地和華潤熱電廠的機組集控室內,來自江蘇老年攝影協會的王德富一路用“長槍短炮”記錄下不少精彩鏡頭,“現在工地的‘智慧大腦’實在是神奇,數據一超標,立刻就能發現並進行處理。還有電廠,我們平常哪有機會進來。更別說這次參觀的還是全國首家實施超低排放的華潤熱電廠。機會難得,必須好好記錄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