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使用細緻的Synergy數據,我們來回顧一下庫裡過去幾年使用最多的進攻方式。

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隨著季前賽的開始,這是個看看球員一直以來如何打球的好時機。但我並不想做那種回顧一個賽季的一次性印象流總結。我們不應把每位球員的表現當成一個靜止不動的形象,而要當成不斷進化的存在。

首先,斯蒂芬-庫裡,控球后衛之神

庫裡是腳踝終結者,他改變比賽的能力與他瘦小的體型不符,但這也是使他成為一名如此有吸引力的球員的一大因素。

真實投籃命中率一般被認為是衡量進攻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因為它考量了球員得到的所有分數(包括罰球),而且不要忘了,庫裡上賽季打出了67.5%驚人的真實命中率,創下生涯新高。庫裡在籃球的很多方面都好得出奇,而這一切都通過這項數據表現了出來。

根據總是富有洞察力的SI報道,NBA中只有六名球員在職業生涯中(至少上場10000分鐘)平均每36分鐘能得到超過20分,同時真實命中率超過60%。

1.斯蒂芬-庫裡 24.1分/真實命中率62.1%

2.阿德里安-丹特利24.4分/真實命中率61.7%

3.查爾斯-巴克利 21.7分/真實命中率61.2%

4.凱文-杜蘭特 26.3分/真實命中率61.1%

5.詹姆斯-哈登 24.5分/真實命中率60.8%

6.凱文-麥克海爾 20.7分/真實命中率60.5%

他現在在歷史上排名第五,從上賽季的排名中你可以看出上榜的都是些卓越的精英得分手(以及零星的只會上籃扣籃的大個子。)要知道去年他42.3%的三分命中率是生涯第二低,對於我們想象中一個投了這麼多三分的球員所打出的得分效率最高的賽季,這顯得有些反常。我們來看看庫裡在比賽中做了哪些改變-因為不管這種改變是什麼,它奏效了!

進化的進攻表現:投籃

當你查看庫裡投籃選擇的發展趨勢時,你首先會注意到的一點是他逐漸減少了兩分球的出手,剛進聯盟的新秀時期他三分之二的出手都分佈在三分線內,從那之後這一位置的出手就不斷減少-去年下降到僅有42%,生涯最低。這是一個餅圖,你可以對他的出手比例有一個大致印象。

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這是他整個生涯的投射概況。我們在上面的餅圖裡標出了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但更有趣的是他的投籃選擇向投更多三分球傾斜這一逐漸進化的過程。記住,這個表格是用來展現庫裡各個距離的出手佔比。

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你可以看到他的出手位置正緩慢退後,第三個賽季隨著他意識到遠投的高效,他的兩分球出手數大幅下降,教練變動後僅僅過了一年,整個投籃平衡都有所調整-庫裡現在的三分出手超過了兩分出手。這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庫裡的投籃就像...好吧,就像他自己-但除了”有重大意義”之外,這一鉅變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庫裡是如何在三分準度略有下滑時依然保持相當高的得分效率的。

進化的進攻表現:打球方式

進一步看Synergy數據中更細緻的信息,你可以看出隨著防守方盡力摸清勇士的套路,不斷髮生的針對與反針對,讓勇士也在進一步作出調整。由於現在的防守重心在於消耗庫裡,迫使他進入三分線內,他的定點投籃次數也因此減少,但科爾的對策是讓庫裡繞過更多掩護。

這是2010年後的擋拆比例,你能指出哪裡是科爾接管帥印的時候嗎?

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注意這種打球方式的所佔比重在過去兩個賽季的輕微上升,科爾勉強向庫杜擋拆的高效低頭了。這是針對杜蘭特的到來所做的調整。也會是即將到來的新賽季中最值得關注的有趣趨勢之一。

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打更多的擋拆呢?在過去兩個賽季中,球迷疑問的呼聲越來越高。回答既令人沮喪又引人深思:這是科爾的執教哲學。

“對我來說,就理念上講,我們可以打一賽季的庫杜擋拆,並獲得空位投籃的機會,我理解這一點。但事實是,想想我們的隊伍-如果我們像克利夫蘭騎士那樣建隊,而且我們有凱爾-科沃爾,錢寧-弗萊和凱文-樂福,這再完美不過了。我們只要製造空間,讓三分射手在各個地方落位就行了。但我們有很多組織者-德雷蒙德-格林,肖恩-利文斯頓,安德魯-伊戈達拉,我想讓這些人來組織。我想讓他們有球在手。

“我從菲爾-傑克遜和他的三角進攻身上學到了這一點,當每個人參與進來,分到球權,空切,做掩護,會發生一種魔法。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賦予了某種權力,就會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因為他們參與到比賽中了,他們的防守也會因此變好。

所以科爾是怎樣使用庫裡的?我們回到Synergy數據來看看庫裡多種多樣的進攻方式。在下表中我去除了單打的數據,所以以下是他使用的三種主要進攻手段。

改變聯盟的“昊”,回顧斯蒂芬-庫裡的使用率是怎樣進化的


在主教練史蒂夫-科爾的執教下,庫裡的進攻手段豐富化了。

在這張表中,你可以看到進攻手段的分配方式明顯分為兩個時代,而正是在科爾時代那些強調移動的進攻方式有所上升。根據上圖,顯然科爾為了適應杜蘭特的到來,對庫裡的進攻策略作出了調整。

除了前一張圖表中所表現的擋拆比例的上升,這裡你還可以看到庫裡繞掩護投籃的比重也比前兩個賽季高了。這是庫裡的進化-一旦科爾看到庫裡有多擅長作為持球人得分後,我認為他開始努力使庫裡能得到空位機會。

事情在這賽季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今年的巨大變化之一是中鋒位置上年輕戰力的流動。預計這些更年輕的球員在庫裡使用相同策略時能解放他。但設置掩護就像籃球任何其他方面一樣,也是一門學問。我們仍需要在賽季前期(以及季前賽)考察凱文-魯尼,喬丹-貝爾和達米安-瓊斯的表現。如果他們能有效地為庫裡設置掩護,科爾的工作會容易很多。

顯然最後上場比賽的德馬庫斯-考辛斯會增加一些不確定因素。我們都知道科爾的勇士喜歡設置掩護,但現在至少我們能有個視角來準確地看看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他們讓庫裡做出了怎樣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