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职场中,想做什么职位就去争取,不用等别人安排!

1.有人问小五,小五你不用工作吗?

我说,读书就是我的工作呀。

我就像一个图书管理员+助教,你要找什么书,读的时候卡住了,都可以找我。

好喜欢你的工作,他们说。

我只不过找到了自己的热情和使命而已。

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这份事情还能让自己过得很体面。

2.那我可以找到我的热情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

你一定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吧?

喜欢的事情?

对,喜欢的事情。比如你喜欢画画,你喜欢唱歌,你喜欢写作,你喜欢看电影··· ···你一定有你喜欢的事情。

喜欢的事情可以当饭吃么?可以养活自己吗?

当然可以了!只要你给自己一个职位就好了。

给自己一个职位?谁来给?我去找类似的工作吗?

不是,是自己给自己职位。

福州职场中,想做什么职位就去争取,不用等别人安排!

3.做某阅读课的时候,去掉了知识管理达人的标签,给自己定了一个职位:教育游戏化设计师。

因为发现没有乐趣,学习就不会发生;

或者说,大家都一提到学习就很苦闷,包括之前的我,,于是我想改变这个状况。

对,要改变大家学习的体验,我要做设计师。

可是,整个世界都没有这个职位吧?

对,所以自己给自己这个职位啊。

我在自我介绍里的第一个标签,就是“教育游戏化设计师”,然后才是:行动派在线教育产品官,洋葱阅读法创始人,畅销书作者。

有了这个“职位”,我就要以专业人士来要求自己了。

所以这时候,原来只是感兴趣的状态,就要开始深度学习了,不然别人要是向你请教,你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该多丢脸呀。

于是,我在游戏化这个主题领域,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从大脑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设计到游戏化设计,再到行为改变设计··· ···

我一边学习这些最前沿的科学成果,一边把他们全部尝试在我的洋葱阅读课里进行应用。

4.后来呢?

福州职场中,想做什么职位就去争取,不用等别人安排!

后来因为不断的分享学习体验这方面的心得,观察和自己的成果,就慢慢让很多人知道这方面很厉害了。很多朋友都会来找我,让我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课程,训练营;

我也有幸在2018年年底去参与了混沌大学的创新领教训练营,更全中国最厉害的一群老师一起学习。

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职位的好处,它会让你自己给自己贴上一个专业化的标签,然后推着你往专业化的路上走。

今年我的标签是:学习体验设计师。

为什么不再是游戏化了?

因为游戏化知识学习体验的一个环节啊。

你看,我今天的野心是比游戏化设计更进一步,涉及更大的范围呢。

5.喜欢的事情就去做吧,不用等别人给你职位。

我们经常听到的斜杠青年,个人品牌都是这个心态。

因为喜欢,就去尝试。

职业规划中有一个兴趣金字塔的理论:

· 感官兴趣

· 知识兴趣

· 职业兴趣

很多人的兴趣都是感官兴趣,比如喜欢看韩剧,可能仅仅是喜欢躺着刷剧而已,如果让他去分享一下这里面的门道,他会说哎呀这好难呀。

最近看《流浪地球》,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发朋友圈就是在说,哎呀,真好!

但是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呢?

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是什么?

里面的人物设定有什么技巧?

一部电影是由一个专业的团队合作创作出来的,这意味着不同专业的人都能从里面解读出专业的知识来。

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感官兴趣而已,只会说真好。

6.

福州职场中,想做什么职位就去争取,不用等别人安排!

昨天有一位58同城招聘部门的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阐述了自己的近况如何如何,问我如何才能在下班后赚到钱。

我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赚钱的本质,是你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后的价值溢出回报。

别老想着挣钱,你要想想,我到底能做什么。

而我想给的建议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把它从感官兴趣提升到知识兴趣,做知识付费;

如果继续精进,提升到职业兴趣,就会变成使命和愿景。

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没有钱都会去做;

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就算后来钱赚的少了,也还是会去做。

喜欢的事情就去做吧,不用等别人给你职位。

想写一本书,那就给自己一个写作者的职位,不管出不出版,都去把那本书写出来;

我最近一直想不明白,恋爱为什么那么复杂,于是我给自己一个职位,硬核恋爱心理师,咳咳,我要去研究一下恋爱心理学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