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中国会落后多少年?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社会在中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儒学主掌中国文化的两千多年里,道德传统一直是中国社会治理下的第一大目标。在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推广人类社会最高等级的道德社会,这是一个多么艰辛并且看似不可能的过程,却在中国完美的实现了,这个过程就离不开沟通上层建筑与基层百姓之间的桥梁,那就是乡贤阶层。

中国的乡贤一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秦汉以后,掌握权力的一些世家大族,他们大多生活在封地,并且基本接近乡村,但是他们只是负责征收税款,提供生产资料,很少做出具体的对百姓实惠的事情。

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中国会落后多少年?

科举考试的文人

第二阶段,那就是宋朝以后,依靠科举力量起来的一批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还有朝廷的一些官员,退休后都会告老还乡,生活在出生地,大多是农村地区,承接乡民的教化与政府的连接。

第三个阶段,就是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乡贤就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商人,强有力的家族的领导者,知识分子以及退休的官员,他们会负责乡间的治理,道路的维修,乡民的教化,贫困人口的援助等等。这一时期的乡贤承当起整个封建帝制末期县级以下的治理和向上沟通渠道。

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中国会落后多少年?

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商人

帝治时期,政府最基层的公务员是县一级的干部,我们常常听到的九品芝麻官,一般到县一级的官员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县以下国家是不设管理机构的,虽然在明太祖时期,设有里甲制度,但是里长甲长不属于国家公务员,不享受国家俸禄,但是县级以下的事物就由他们来承当管理。

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中国会落后多少年?

官员

乡贤的产生机制还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考取功名有一定的头衔,例如秀才,贡生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就可以承当乡约的职责,对乡民进行教化,因为在帝制时代,大家普遍比较尊重读书人。再者就是退休的官员,他们有一定的声望,能承担起与官府沟通的媒介职能,亦是乡贤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经商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很多著名的大商人也会成为乡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相关的纠纷,协调内部的矛盾,出资兴办义学,帮助鳏寡孤独者等等。

乡贤最大的作用就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基层自治委员会,对于一乡,或者周边几个乡镇的治理采取较为宽松合理的方式。基层的自治,最大程度上缓解了帝国的财政压力,使政府官员控制在一定数量,不需要支付太多的行政基金,保持了帝国的正常运转。乡贤自我治理,会让他们对本地的经济文化更加了解,会兴办义学和义田,更好的关照本地的文化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进行道路的维修,公共纠纷的处理,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稳定了帝国的基石,使帝国平稳的发展。

如果没有这个阶层中国会落后多少年?

乡村

乡贤政治在帝制时代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不仅使基层的生活得到保障,并且使帝国处于安稳状态。最大程度的缓解了地方的矛盾,推广具有最高社会意义的道德教化。而且是现在基层治理的学习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