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掙扎與希望

2018年,朋友圈曾一度被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刷屏過,一直到現在我才看過,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哪個時候,真的是太忙了,週末休息就想睡覺根本不想關注自己以外的東西。而大家討論的劇情以及背後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我也從來不參與……..

很多朋友,同事都說這部電影真的是太真實了,真實到讓人懷疑這就是身邊的人啊。你看一下啊,尤其是那些家人中有癌症病人的,更是感覺一萬個戳心呢……最重點的是電影裡的程勇,本是窮困潦倒,為了錢才不得不做了“藥販子”後因為心疼這些病人才繼續走私藥品的。

《我不是藥神》—掙扎與希望

在看電影前半段我和我姐姐都會時不時發出一些輕快的笑聲,到了後半段,明顯的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房裡是一片沉寂。而在我一旁的老姐也傳來一陣啜泣聲。

每一次看見電影裡的患者喜極而泣說“終於有藥了,我們終於有救了”,話音剛落時,他們的眼裡露出求生的目光,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內心總是覺得挺複雜的。

也對,生,是人的本能,誰也不想死。當自己有錢時,這些人會拼了命去保自己的命,沒有錢時一樣的在內心渴望有人可以拯救他們。

電影中的程勇,在我看起來就是一個會對老婆家暴的人渣男,真的特別的看起來這種人……沒錢,沒文化,還一副的凶神惡煞的樣子。

他頭髮亂蓬蓬,整個人看起來髒髒的,趿著拖鞋,叨根菸,坐在電腦前一臉頹廢。天啊,看見這個人物出現時,我瞬間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人啊,選擇婚姻還得特別的慎重……遇見這種渣男一輩子就算完了,即使現在的他開著間印度神油店和賣保健品為生,但你在看一下這種環境和他這個人經營能力可以使生意差得蒼蠅都不進來的那種。


《我不是藥神》—掙扎與希望

人生往往都充滿了機遇和未知數,一個機會,讓本來賣保健品的程勇做起了治療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代理商,在這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有敏捷的商業思維,他在賺到鉅額利潤之後,程勇的生活迎來了一次次的反轉,自己開了工廠,日子可以說是過得風風火火的了。

整一部電影想起電影裡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得病了的老奶奶對警察說得那句話:“誰家沒有個病人呢?”

誰家沒有個病人呢。

真讓人難過。

你們把這些藥販子抓起來,你讓我們怎麼活?

我已經傾家蕩產了,但我還是想好好的活下去啊……..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沒有給觀眾刻畫出一個個高大上的完美“英雄”,但電影的效果卻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效果。

在看過很多類似的電影后,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人是最複雜的生物,有很多個側面,善惡夾雜,沒有百分百的善,也沒有百分百的惡。

往往就看你如何去對待和選擇應該怎麼樣走好自己的慾望和底線?

電影中的程勇,其實也讓人覺得挺可憐和心疼的,他生活的家庭其實也是非常不幸。他的父親一病不起,他一個人還想要負擔起高額的手術費和醫藥費,妻子迫於無奈選擇和他離婚,雖然兒子很喜歡他,他卻無法給兒子提供好的條件也得不到孩子的撫養權。

《我不是藥神》—掙扎與希望

電影中你可以看見他也有一個非常強烈的目標,就是賺錢!可能他自己內心經常會反反覆覆的思考過,自己為何這麼慘,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以前和現階段的他一直就處於缺錢的狀態,所以他才會想方設法,鋌而走險拼命的做藥販子掙錢。

很多人也這樣說《我不是藥神》,其實就是利用窮人的心態反映出做中國“藥品”價格很高,慶幸的是做電影結束時,這個藥已經納入社保了。

每次遇到生病這個話題,就覺得很沉重,小時候不想去學校上課,經常以生病為藉口,但現在的自己其實還挺害怕的。

曾經我以為我還年輕,可是我身邊越來越多的同齡人住進醫院……加班,通宵達旦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呈現在我面前自己只能表現出無奈且複雜的心情。

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居然給自己電腦標籤上寫下了這樣一段大二號的要求:記得每天上班要

多喝水,多吃水果,不要熬夜,多鍛鍊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