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咳藥使用要謹慎

鎮咳藥使用要謹慎

咳嗽是臨床的常見症狀,特別在氣候寒冷時,由於多發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因而咳嗽就更為常見。但劇烈的咳嗽可造成肺部感染的擴散、咯血、胸腹部疼痛加重和傷口癒合困難及發生自發性氣胸或心力衰竭,時間久了還可以引起肺氣腫等;此外劇烈咳嗽還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和睡眠,造成生活節律的紊亂。因此,合理使用鎮咳藥治療咳嗽,就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

鎮咳藥分為中樞性鎮咳藥和周圍性鎮咳藥,需要提醒的是中樞性鎮咳藥有嚴格的適應症,只適用於劇烈的乾咳,雖然對咳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咳嗽中樞會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服用一段時間後還可能會成癮,所以不可擅自服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少量、短時間使用。老年人、孕婦、小兒都不應服用中樞性止咳藥。嚴重乾咳可選用作用於咳嗽中樞的藥物。

咳嗽症狀常常在夜間加重,有人認為睡前吃些止咳藥,可減少咳嗽的侵擾,更好地睡眠,其實不然。前面已說過,止咳藥可抑制咳嗽反射,但對於痰多者,有痰排不出更可怕。人在入睡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使支氣管管腔變形縮小。在越發狹窄的管腔裡,加上痰液的阻塞,易導致肺通氣的嚴重不足,使人體缺氧,出現心胸煩悶、呼吸困難等。結果不僅不能通過服用止咳藥來保證睡眠,反而會因此加重身體的不適。因此咳嗽病人切忌盲目使用止咳藥,痰濃稠者宜用化痰類止咳藥,或聯合應用祛痰藥、化痰藥。

服用止咳藥要有針對性,有明確原因引起咳嗽的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病因去除,咳嗽也就好轉。對於癌症病人的劇烈咳嗽可以給予中樞性鎮咳藥,近來還有可待因控釋片,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現在很多藥物都沒有寫清楚成分,所以人們在選擇的時候也會無從下手。但要注意,一般的咳嗽,三五天就會好,如果一個星期一直吃一種藥仍不見好轉,就不要再吃了。咳嗽了就去買止咳藥吃,這是當前人們普遍存在的一個認識誤區,止咳類藥不能亂吃,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止咳藥,以免延誤病情。

鎮咳藥使用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