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鍋肉 文

炒鍋肉 文/馮紀隆

我曾經在長安區王曲鎮一帶生活,至今我總懷念過去在王曲吃炒鍋肉的事情來。那時一到街上,就遠遠能聞到炒鍋肉特有的香味來。

炒鍋肉,就是把煮熟的肉,放在一個很小的平底鐵鍋中,放些蒜苗、蔥花和佐料等,加上幾片饃,一起炒上幾分鐘,就是一盤美味的炒鍋肉。鄉親們為啥愛吃炒鍋肉,我猜想,主要原因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吃肉在農村是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我小時候在鄉下,每年只能在古會上、過年時吃上幾次肉。

所以,在這個環境下,農村的廚師發明了炒鍋肉這一獨特的肉菜來。這道菜為什麼讓鄉親們著迷呢?一是碗裡的肉多,這對幾個月不吃肉的鄉親們來講,是多麼讓人饞涎欲滴啊。還有一個原因是,炒鍋肉這道菜中,澆上新鮮肉汁的饃片吃在嘴裡,有一種和肉一樣的香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長安王曲等幾個鎮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農村特有的四方形約40釐米高的飯桌,幾條長長的凳子,一個風箱,加上一個爐子,這便是炒鍋肉攤子的全部家當。

吃炒鍋肉時,師傅首先問你要幾個饃。一般人要一個饃,飯量大的人,要兩個饃,當然價錢也就稍微貴一些。師傅就把饃從中間切開,放在鍋裡,和肉在一起炒。

我有一次到王曲鎮上,遇見過這麼一件事情。有位農村的壯漢在鎮上賣完鮮辣椒之後,也想買一碗炒鍋肉。等他坐到炒鍋肉的攤子之後,賣炒鍋肉的師傅打量了他一番說:“我這裡有豬下水,我多給你放一些,你看怎麼樣?”那個壯漢愣了愣,沒有吭聲。這時師傅再開腔了:“豬下水也好吃,給你多放一倍的豬下水,價錢也一樣,我看你掙錢不容易才給你說。”很快,一碗用豬下水炒的炒鍋肉便放在壯漢的面前。這個壯漢只用幾分鐘便消滅了這一碗平時很難吃上的炒鍋肉,臨走抹了抹嘴,笑著說道:“老哥,還是你能體諒我們這些鄉黨。”

我記得八十年代在長安農村,一碗涼粉一毛錢,一碗涼皮二毛錢,一碗炒鍋肉可能是三毛錢。那時因為炒鍋肉價錢比較貴,幼小的我覺得,能吃上一鍋這樣的肉菜,就是相當於在大餐館吃了一頓。

到九十年代,我在王曲鎮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上學時,鎮上還有一家人賣炒鍋肉,現在已沒有人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