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老柯!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點擊文末“投資之道”即可獲取!

如果沒猜錯,在我講述完這個故事之後,保準你也會莞爾一笑,笑完了或許還能體會到其他滋味。因為這則故事揭示的,不但是當前股市的現狀,更是將參與者的心態揭露得淋漓盡致。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裡,村民們在山上發現了強盜所藏的寶藏,據說裡面金銀首飾、珍珠瑪瑙應有盡有。但是強盜的蠻橫霸道都是大家所知道的,因此村 民對於這些寶藏只敢幻想,而沒膽子去挖。有幾個大膽的年輕人想豁出去了,結果真的挖到了寶藏。很多村民這時就坐不住了,但仍然不敢去挖,因為聽說強盜這兩 天就要回來了,要是被強盜給逮住了,可就死得慘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挖到寶藏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甚至因此而蓋起了漂亮的房子,娶到了漂亮的老婆,買 了漂亮的車子。村裡的那個傻子也挖到了,每天笑得花一樣。餘下的村民再也忍不住了,想自己種一輩子田都不一定有這麼多錢吶!於是,全村的人都趕去挖寶藏去 了。(這也是當前股市的現狀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在討論股票基金的人。都說股市有錢揀,於是開戶數量暴增,就連那些連K線、每股收益是啥東西都不懂的人 都來炒股了。)

挖是都在挖了,但是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萬一強盜回來了怎麼辦?強盜的心狠手辣很多人是親身體會過,這部分人都是像 老鼠一樣萎縮畏首,挖寶的效率自然大大降低了。當然,一些沒有沒被強盜抓住的人,膽子特別大,把鋤頭揮得跟雨點一樣。第二個問題,村裡講究先來後到,可是 挖寶的位置也有優劣之分啊!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於是有些聰明人想了個點子,故意扯著嗓子喊“強盜來了!”然後裝著發瘋似地往外跑。那些膽小地村民嚇得 馬上丟掉鋤頭,心驚膽戰地跑回家去了。而那些聰明的村民則留了下來,佔領了那些好位置,繼續挖寶。(股市裡的震倉幾乎跟這裡一模一樣,我們散戶對賺錢很貪 婪,但對於風險又非常畏懼。終於壯了膽子買了一隻龍頭暴漲股,但被莊家和黑嘴一喊,拋得像夾著尾巴的狗。呵呵,這裡需要表態一下,我自己也是散戶,說自己 是狗可能很多人會生氣,但這只是個比喻,請別介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被莊家震倉出去了!)

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跑回家的村民到了家後才醒悟,自己原來被 騙了!一邊咒罵那些喊強盜來了的人,一邊返回山上繼續挖寶藏。可是好的位置早被別人佔了,自己只能找個比較差的位置。但自己卻仍心安理得地挖著。為什麼 呢?因為越是寶藏多的地方,離強盜就越近,風險也就越大。(在股市裡難道不是這樣?想當年,也就是在2006年年初的時候買中信證券還只要3元錢,自己可 能在2元左右買了,可是到了4元就拋掉了。結果中信證券一路上漲到了100多元,回過頭來一看,傻眼了。可是沒辦法啊,現在可不敢買了,風險大著呢!於是 隨便選了一隻低價垃圾股,在那裡重複“套牢”和“解套”的故事。一波大牛市,藍籌股翻倍不止,垃圾股卻怎麼也不漲,甚至還下跌。看看300元的中國船舶, 中信證券的價格還嚇人嗎?自己嚇自己罷了!)

經過三番四次地被騙後,這些被騙的村民學聰明瞭,不但再也不理會“強盜來了”的嚇人話,自己有 興趣的時候也扯著嗓子喊幾句“強盜來了!”於是整個山上都是喊強盜來了的聲音,像是一首交響樂曲。他們發現,膽小的人永遠不會發財,只有膽大的人才能成為 富翁。(“死了都不賣”,這首改自信樂團《死了都要愛》的股市歌曲,應該是2007年5月份之前所有死多頭的聲音了。被莊家騙了多次,發現股票價格最後仍 然在上漲,感嘆還是長線是金吶!於是打算再也不賣股票了,打死了也不賣,也不看自己買的是基金重倉的績優藍籌股,還是被機構遺棄的垃圾股,可笑地認為只要 守一年就是叫做長線。結果,5.30大跌讓這些人虧得慘不忍睹!)

這個時候,強盜真的來了,殺人不眨眼的強盜真的來了!有些眼力比較好的村 民看到強盜來了迅速逃跑了;有些善良的村民走之前不忘叫幾句“強盜來了!”可惜這個時候沒人相信了,都以為這是嚇唬膽小鬼的。就這樣,他們錯過了最後的逃 命機會,全部慘死在強盜的刀下。(在股市裡,這也叫“溫水煮青蛙”,把一隻青蛙放進一盆冷水裡,然後把這個盆子放在火上燒。水是冷的時候,青蛙是很適宜 的。水慢慢加熱的時候,青蛙也是感覺不到。可是隨著水的溫度越來越高,這個可憐的青蛙毫無反應地在盤子裡死掉了。其實盤子很小,它只需要輕輕一跳,就能跳 出去的。我們散戶為什麼在牛市裡都賺不到錢?一方面是這波牛市的確是“披著牛皮的熊”,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把自己給“煮”死了。首先是選股的錯誤,選了那些 低價垃圾股也拿來做長線,認為低價股要跌也跌得少,誰知道5.30跌得最多的就是這些垃圾股。然後是時間觀念和紀律性不夠強,本來是打算做長線的,可是一 看見股價一口氣跌了40%了,跌得自己完全沒有主見和方向了,腦殼都跌懵了,哪裡還記得自己是想做長線啊!於是一口氣把股票給斬掉,斬得鮮血淋漓!為什麼 在牛市裡還虧錢?)

故事講完了,讀到後來,輕鬆沒有了,剩下的全是深沉。痛定思痛,我們來回顧一下故事中的角色。故事中,村民對應的是全體參與炒股的人。而村民分為三種人:第 一種人就是我們散戶,貪婪而又害怕承擔風險,但偏又風險意識淡薄而不知道止損,紀律性不強,思想觀念陳舊而難以更改,抱著不漲的低價垃圾股不放而不敢去追 高價大漲的藍籌股,沒有系統的炒股方法和理論,就如無頭蒼蠅,到處碰壁;第二種人是莊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構。他們對事情的變化掌握靈活,不但掌握了事 態的發展方向,還知道去選擇更為優良的品種,同時還會嚇唬散戶,從而賺走了散戶的血汗錢;第三種人是股評家,也就是最後那群喊“強盜來了”的人,當然,他 們之中有些人是為莊家服務的,幫著莊家嚇唬散戶。但是部分有良知的股評家還是會在關鍵時刻給散戶提醒風險。但是陷於水平問題,未必能夠分析得準確,於是在 分析錯誤時誤喊了幾次“強盜來了”,卻仍給散戶的防備心理打了一定份量的麻醉劑。

而強盜呢,就是我們所說的系統性風險了。系統性風險光臨股 市的時候,無論是散戶、機構還是股評家都要遭殃。這個我們不多講,大家都清楚。我們最後來講挖寶的整個故事的發展,其實就是股市的大盤。挖寶的綜合價值, 基本和大盤指數一樣。很多股評人士在分析大盤的點位,其實就好比聰明的村民在分析“強盜什麼時辰會來”一樣,雖然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猜的也是個概率,說 得不好聽,那就跟算命沒多大區別。我們能夠分析的是什麼呢?我們能夠通過強盜的習性來分析強盜可能會回來的時間,比如說強盜一般晚上出去到市集去逛窯子, 那麼我們晚上去挖寶相對是安全的。也就是說,分析大盤點位沒有意義,分析什麼時候可以做股票有意義得多。而我們散戶真正要能賺錢,除了能分析出什麼時候能 做股票,還要搶在別人前面,不能輕信別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標準,買進股票是這樣的,賣出股票也是這樣的。

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我國股市為何充滿投機?

為什麼我們的股市會有這麼多的投機行為?我國政府一直想盡辦法鼓勵非投機的投資,但是大家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卻主要是為了投機?原因在於我國上市公司的素質太差。這裡舉幾個常用的話來講,在國外,不管紐約、倫敦、東京,或是我們的香港,一個公司要上市,通常是先脫光衣服裡外檢查三遍,沒有問題了才可上市。而在大陸常講的是“包裝上市”!原因就是我們上市公司的“體質”不好,需要包裝把缺點掩藏以來。結果上市後的表現就是“第一年績優,第二年績平,第三年績差。”這在中國股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對這種公司的股票,如果一個股民為了分紅而長期持有,就成了近來一個非常流行的順口溜中的“炒股炒成股東”的三大傻之一了。

那我們為什麼讓那麼多“體質”很差的企業上市,原因是我們一開始建立股票市場時,就把股票市場的功能定位定錯了。在國外,股市出現首要的目的是融資,其次,是分配資金,對上市公司經理人員的行為約束是附帶的功能。然而,我們的股市一出生,就被賦予了本身難於承擔的責任一一為國企企業治理機制的改革,效益的提高創造條件。改革之初,國企的效益很差,需要改革。當時的診斷是國企是國家所有,所有權太集中,政企不分,治理結構有問題,所以效率低。因此,通過股市,引進非國家股東,或是在國家股東中形成不同利益的股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希望透過股份制改善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進而提高效率。然而,國企的治理結構是有問題的。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則在於許多國有企業是我國趕超戰略下的產物,不符合我國的比較優勢,在競爭性的市場中,缺乏“自生能力”,而且還承擔了許多政策性負擔。改革前靠政府給與的壟斷和各種保護才能生存,改革後仍然要靠政府政策性的支持,才能生存。但是,我們誤認為國有企業的問題是治理結構的問題,以為股份化以後,設立了董事會,有各種規章,制度,治理結構的問題和企業效率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但是,只要企業不符合我國的比較優勢,缺乏“自生能力”,以及各種政策性負擔沒有消除,企業就要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保護和優惠才能生存,政企就不可能完全分開,即使公司上市以後,治理結構就仍是一塌糊塗,也不可能有可接受的利潤率。

這幾年則又給股市增加了一項同樣是在正常情況下無法提供的功能,那就是為國企的脫困提供資金。有不少人把國企的問題歸諸於負債率太高,希望透過上市融資來減輕資金成本,為國企脫困服務。其潛臺詞是股市融資的成本低於銀行貨款的成本,而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告訴我們,正常情況下,股市融資的成本要高於銀行貨款的成本。為了使企業融資的成本降低,就必然要求炒高市盈率,高到資金回報率低於銀行的利息率。

由於上市的公司並沒有根本解決其“自生能力”和政策負擔的問題,在競爭的市場中也就無法獲得市場上可接受的利潤水平,買這樣的企業的股票,也就不可能靠公司分紅來獲得投資的正常回報,只能靠短期的投機來獲利。

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可是投機最後必然會產生泡沫,泡沫終歸會破滅。5800萬股民為什麼還要投機?這是因為,只要大家預期價格會不斷上張,而又不斷有人將資金投入股市,那麼泡沫就可能繼續漲。我國的股民認為買股票是給國企改革做貢獻,股票價格跌了可以找政府。而且為了給國企脫困創造好的融資條件,政府就必須把股市維持在高價位上,股民總覺得政府不至於讓股市價格下跌,只要股市指數稍一下降,政府就需要出利好政策,把價格託上去。另外,從資金動員的角度來看,我國進入到股市的資金還相當有限,1999年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存款餘額為5萬9千6百億,銀行存款餘額總數則為10萬9千億元,銀行利率被壓得很低,這些錢被動員到股市的潛力很大。同時,國家還可透過證券融資,開放外國基金入市等增加可流入股市的資金。凱恩斯說過:“投機幻覺遲早會破滅的,但是不利用這個幻覺似乎又是愚蠢的。”在我國這種金融環境下,一般股民對股市投機的趨之若騖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也很同意一些經濟學家的想法,“不允許投機,就不會有人在股票市場上投資。”所以,投機是應該允許的,但炒作我們是要堅決反對的。炒作與投機有很大區別。什麼是炒作,按韋伯字典的定義,炒作是用虛假信息或人為串謀來讓股價上升或下降以獲利,這種行為在任何股市均不合法。但不幸的是,為了提高市盈率給國企脫困創造融資條件,政府對莊家的炒作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中國股市的本質

很多股民進行股票交易,卻不瞭解中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它在國家層面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今天跟大家說一下我對中國股市的一下看法。

我們都知道,股市裡本身也不生產錢,為什麼要進行二級市場交易?這個市場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就需要了解中國股市的本質,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股市的本質,我認為它是管理者的一個“工具”而已,這個“工具”的作用就是“融資”,這個是國家有利益的事。

這一點可能比較難於理解,試想,股市在開起來之前,中國企業的融資大部分通過銀行放貸而來,這些貸款不非都沒有風險,如果企業經營不善,不然存在壞賬,這些壞賬誰來買單呢?肯定是銀行了,但是中國的銀行又是誰的呢?是中國國家政府的,那麼政府就倒黴了。因為我把錢存在你的銀行,因為你銀行經營不善,出現大量壞賬,我的存款你不能不還啊,利息可能我不要了,但本金你總得給我吧。那麼就給國家造成很的壓力。那麼為了還這筆,國家也沒有錢,那怎麼辦?印鈔票,又會引起通脹,大家都很煩勞。

股市開起來之後,國家最想的是所有企業都在股市融資,企業倒掉了,那就倒掉了,和國家沒有關係,是你自己去買這些企業的股票的,和我無關。本質上說和國家肯定是有關係的,只是說這個關係比較隱蔽,相當於把企業的經營風險向全社會銷售了,而且通常買股票的人都是有些閒錢的人,就算是虧死了頂多也就是幾個人去鬧一鬧,或者去上吊,不會全社會地動盪。

另外,國家可以源源不斷從股市收稅,融資給企業,企業擴大了,多交稅,是一個正循環,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想想看,美國爆發戰後最大的金融危機,股市下跌也不過百分之十幾,可現在中國一天絕大多數股票就下跌百分之十。越南股市下跌百分之六十就被認為是震動世界的金融動盪,可中國股市同樣下跌超過百分之五十,卻認為十分正常。美國投資者賠錢不過十分之一,政府就全力救市,越南投資者賠錢超過一半就引起整個世界關注,而中國投資者賠錢又何止一半,去年到現在多數股票下跌超過原股價的三分之二,卻沒有任何人承認,更無人呼籲關注中國股災。為什麼?因為美國股市和越南股市下跌是大家都賠錢,唯獨中國股市下跌是老百姓賠錢,既然只有老百姓賠錢,自然就沒有人關注了。

之所以只有老百姓賠錢,是因為中國同一張股票具有不同的價格,國家一個價格,企業一個價格,外國人一個價格,中國老百姓一個價格,其間相差十幾倍。比如中國石油,外資購買價格是1塊多人民幣,中國百分之一運氣好的人抽籤價格是16.7元人民幣,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平均購買價格是三十、四十元,至於那些通過國企私有化改革到手的法人股(大小非),乾脆就沒花錢。銀行類也是這樣,興業銀行股票的外資購買價格是2元多人民幣,國內百分之一的老百姓抽籤價格是16元,99%中國老百姓的購買價格是四十、五十元。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石油股票不跌到一元錢,興業銀行股票不跌到2元錢,外國人就不會賠錢,可是一旦跌到這個價格,中國老百姓早就死了好幾回了。本國老百姓購買本國股票的價格是外資購買價格的十幾倍幾十倍,這是包括非洲在內的任何國家都沒有過的現象,也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

老百姓購買價格之所以高出十幾倍幾十倍,是當初國家承諾只有老百姓手裡的高價股能夠上市流通買賣,其它所有低價股不能上市流通買賣,也就是說,中國老百姓高價購買的實際上是上市流通權。在所謂股權分置改革之前,這種同股不同價的現象雖然不合理,但是至少沒有形成一部分富人和外資對廣大股民的公開掠奪。所謂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國家違背承諾,允許所有股票統統上市流通,富人和外資的低價股與老百姓的高價股都按照一個價格買賣,這無異於把老百姓賬戶上的錢直接劃撥給富人和外資,於是老百姓的災難就開始了。由於這是老百姓單方面的股災,富人和外資與此同時仍然在大發其財,價格48元的中國石油只要不跌破1元錢,價格70元的興業銀行只要不跌破2元錢,外資就仍然在賺錢。中國老百姓購買價格高於外資十幾倍幾十倍的強制規定,決定了無論股市怎麼跌,富人和外資都賺錢,只有老百姓賠錢的獨特市場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所有外資在中國市場上都能成百上千億地賺錢,唯獨中國老百姓賠錢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賺錢而在美國市場上賠錢的根本原因。正是由於中國股市是老百姓單方面賠錢,富人和外資都在賺,國家和企業都在賺,所以雖然老百姓賠得血本無歸、爹哭娘叫,仍然不算股災,不算動盪,甚至仍然感覺是大牛市。

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就像當初建行老總在反駁賤賣銀行股時就聲稱:雖然外資賺了,但是建行也賺了。建行老總卻故意迴避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他和外資都大賺特賺的同時,中國老百姓卻賠了,並且賠得很慘,建行上市6.45元的國內發行價,目前已跌破,最低達到4.72元,連最初那百分之二抽籤買到的幸運者都已賠錢,可是距離不到一元錢的外資購買價仍然很高,也就是說,在中國投資者已經虧損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外資仍然擁有超過4倍的溢價盈利。

世界上有這樣對待本國人民的上市公司嗎?建行是中國人民60年來一滴血一滴汗幹出來的銀行,為什麼要以如此驚人的懸殊高價賣給中國人,以同樣驚人的懸殊低價賣給外國人?讓中國股市對外國人永遠是牛市,對中國人永遠是熊市?面對近萬億元資金被建行套牢的那些國內投資者,建行老總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思和愧疚,反倒振振有詞地大談低價賣給外資的合理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建行這種情況發生在美國會怎麼樣?別的方面不敢說,至少有一點肯定無疑,就是有人不是坐在辦公室,而是坐在監獄裡解釋這一切。

美國龍星公司持有韓國外匯銀行股票,十年賺了46億元,便引起韓國一片譁然,迫使政府立案調查,拘留了包括美國龍星公司在內的十多名參與的高管。可是建行讓美國銀行賺了1千多億元,高管反倒站出來為美國人辯護,好像美國沒有把整個建行拿走,中國就已經佔了很大便宜一樣。

什麼時候中國股市能打破層層利益輸送和腐敗,簡單的就如百姓向銀行貸款一樣,借了錢就有責任,不能圈了錢什麼事情也沒有,虧了就只是借錢給它的百姓負責。做不到的就別上市。個人向國家借錢國家有辦法監督管理好,企業上市也是如企業向社會貸款一樣的道理,只要政府真的為老百姓做好監管,股市也就不會向現在有一樣亂的成了世界的笑話!為什麼散戶總是受傷最深?

毫無疑問,股票市場的財富神話一再的上演,自90年以來,市場造就了不計其數的財富傳奇,很多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從無到有在市場中成功淘金,甚至一夜之間就成為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豪,但是,這畢竟是少數。而大部分散戶都是一虧在虧,從有到無。70%的散戶造就了10%的成功者,是大部分人的虧損才堆積出少數人的財富。

大部分虧損嚴重的散戶,都有一些致命的錯誤和弱點,總是永遠的處於滿倉狀態,總是不切實際的抱有幻想,總是一再的抱有僥倖心理,不懂得規避風險,而一旦被套,就死了都不賣捨不得割肉,從而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長線變股東,當真正的行情來臨時,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大賺特賺,自己卻還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崗。

大部分散戶都不能正確冷靜的分析行情,多數人都沒有自己的觀點,總是人云亦云的跟風操作,對於自己買入的股票很少深入的研究分析,當買入之後被套了,立即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應對。大部分的股市成功者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沒有這些缺點,他們的所有買入和賣出都有詳細的計劃和嚴格的紀律,即便是操作失誤,也不會慌手慌腳的不知所措。

一個故事告訴你,操縱中國股市的到底是誰?看懂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市場利潤總是隱藏在出人意料的方面。不管這種變化來自什麼——技術的或政策的或投機性的——總之,這種變化的可能是存在的,對專業投機作手來說,在制定策略的時候必須考慮這種可能,否則一旦出現了這種未預料的變化,只怕會進退失據,大虧損往往來自這種情況。

簡單的說,作手看的實際交易結果。策略的關鍵是可以簡單明確的執行,並利用高收益風險比來獲取最後的利潤。在市場上呆了十幾年,最大的體會就是市場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很多人把老是贏錢的專業投機者認為是神,一定具有超過大眾的預測能力,一定知道哪裡是底哪裡是頂,一定知道明天哪個品種漲。其實,這完全是誤解。

專業投機者生活在概率的世界中,對任何情況都有準備,不拘泥於一方。其實,投機活動的預測很簡單,三種可能:漲、跌、平,知道針對不同情況指定相應的交易計劃就可以了。再給出具體的位置,就是相對完整的交易計劃了。

比如現在的市場,連續大漲100點後,怎麼辦?頭腦發熱的認為大牛市來了追漲,和一相情願的認為只是反彈,還要跌到1000點、800點等不負責的想法都是不符合專業投機思維的。如果已經在場內,並且倉位不輕,無論是被套的還是在低位進的,現在重點的策略是如何應對這突變的市場。

好的策略最核心的不是考慮怎麼賺儘量多的錢,而首先立足於怎麼控制風險,在綜合考慮了多種情況的基礎上,選擇最可能達到多重目標的策略,始終給自己的倉位足夠的彈性,這樣才是專業投機者所為。

專業投機作手做策略的立足點有三個:控制風險、控制風險、控制風險。

只有控制好風險才能考慮如何擴大利潤,否則一旦失控就有被消滅的可能,這點在做槓桿市場時更明顯。

取得1998年世界盃冠軍的法國隊被稱為沒有前鋒的球隊,但就是堅固的防守保證了在不利情況下,不輸;一旦有利,則肯定贏。這和投機活動十分類似。

符合投機大法的前提:先保證自己活下來。在市場對自己倉位不利的時候,小賠;當市場對自己倉位有利的時候,至少小賺,爭取大賺;在小虧小賺平衡後,少數的幾次大賺,就將大大提高你的贏利水平。從這個實際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交易不需要預測點位的神,只要知道在出現什麼情況下怎麼做,就一切就可以了。

借用名句:預測還是策略,這是個問題,你選擇什麼呢?

更多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點擊下方“投資之道”即可獲取!

筆者:張綸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