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步槍?不!是村田步槍,日本第一款現代化制式步槍

估計挺多對軍事不敏感的人聽到春田步槍覺得這是杆日本槍,然後對軍事瞭解的人知道春田只是美國SpringField步槍的意譯。但實際上,還真有一款名為村田的步槍,而且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第一款制式步槍。這杆槍上佔的血一點不比被人熟知的三八大蓋少,那麼今天瘋狗來聊聊村田步槍的來路。

春田步槍?不!是村田步槍,日本第一款現代化制式步槍

日本人其實對於槍支這類火器重視的相當早,16世紀戰國(村)時期的織田信長就極為看好火器(火繩槍)在戰爭當中的應用。到了19世紀,西方列強開始頻繁光顧亞洲,日本也啟動了明治維新。而19世紀也是火器發展最快的時代。等到1877年,日本西南戰爭結束之後,也驗證了西化軍事改革的成功,日本也開始琢磨著自己研發制式步槍。

村田步槍的設計者是薩摩藩士,專職槍炮研究的陸軍大尉村田経芳。而日本那會的陸軍操典本身師從法國,村田経芳也曾經去法國留學,所以它設計的村田步槍是基於法國的格拉斯步槍(夏賽波步槍的金屬定裝彈改良版),並吸收了一部分毛瑟1871特點。

春田步槍?不!是村田步槍,日本第一款現代化制式步槍

1880年,村田步槍仿製成功,並被命名為村田十三年式(當是是明治十三年,因此稱之為十三年式)。彈藥也和法國格拉斯步槍基本一致,十三年式用11x60mm,格拉斯用11x59.5mm。當然,這會還是黑火藥。也沒有彈倉,就是塞一發打一發那種。

到了1885年,村田對十三年式做了一些方便大規模生產的改良,增設了排氣孔,也改造了刺刀座。這批稱之為村田十八年式,下圖中左邊是十三,右邊是十八。

春田步槍?不!是村田步槍,日本第一款現代化制式步槍

接下來就是無煙火藥的時代,法國人自1886年開始用上無煙火藥的勒貝爾之後,各國紛紛效仿,日本也不例外。1889年,村田再將它的十八年式改成使用8x53mm無煙火藥子彈,且使用槍管下方的管式彈倉供彈的武器,稱之為二十二年式連發槍,他的槍管長度也略有縮短,擊針彈簧也從V型換成了卷簧以儲存更多能量。二十二年式也是日本甲午戰爭,侵佔臺灣,八國聯軍時期的主要兇器。

從上之下,十三年、十八年、二十二年。

春田步槍?不!是村田步槍,日本第一款現代化制式步槍

但是這種管式彈倉就像當時勒貝爾一樣,一個是不方便使用尖頭彈,另一個是槍管下方儲彈會隨著越打越少,讓槍支重心和槍管固有震動頻率產生變化,精度隨之下降。而且整槍結構複雜,重量也大,8mm彈藥的後坐力也讓日本人這種小個子吃不消。

到了1897年,村田経芳的徒弟有坂成章參考毛瑟步槍,設計了三八大蓋的前生——三十式步槍,我們也叫他金鉤步槍。使用6.5x50mm這種適合亞洲人體型的小口徑步槍彈。至此,村田步槍開始退出一線序列。但是在日俄戰爭中仍有少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