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經濟的新風口:寶媽們+帶孩子+團長+掙錢的幸福生活

微經濟的新風口:寶媽們+帶孩子+團長+掙錢的幸福生活

2018年共享經濟自成為互聯網新經濟新的投資風口後,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2019年將會何去何從?投資人不得而知。

而社區團購模式,2018年其以燎原之勢在全國19個省市範圍內開花,並吸引資本巨頭入局。甚至有人將其稱為電商3.0,有望緩解當下互聯網紅利漸失、傳統電商缺乏新增長點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以來,已有20多家社區團購平臺獲得資本的青睞,融資額近40億元。同時,傳統電商巨頭也相繼加入這一賽道。比如,蘇寧宣佈2019年1月正式上線社區拼團服務,並在全國招募10萬個團長,京東、永輝等也加大了對這一業務的投入。

據有關機構不完全統計,社區團購領域僅2018年的融資就有27起,其中45%的融資規模在千萬級美元以上,且主要集中在A輪及以前。此外,招商證券社區拼團報告《流量補丁or業態重構?》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範圍內已有40餘家,如“你我您”這樣起家早、發展較好的團購平臺,目前月GMV已近億元,用戶規模100萬+。

社區團購模式始於2016年,其是基於微信小程序的“B2小B2C”(電商—團長—消費者)社群分銷模式。得益於微信龐大的流量紅利,以及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商品與社交結合的購買需求。

社區團購能夠異軍突起,本質上靠的是渠道創新。埃森哲發佈的《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購物的社交化特徵越來越明顯。近九成消費者有自己的興趣圈子,多數消費者表示興趣圈子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而在社交應用中,受分享刺激而購物、衝動購買增加的消費者佔到四成以上,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流量。

藉著移動互聯的“東風”,或自發組織,或借力社交電商的社區團購一夜之間火遍城市。它不僅給社區百姓帶來實惠,帶來流量為王時代的新零售模式,而且形成了全民創業的微經濟新風口。“團購團長”新身份成為當下流行。巨大的市場,較低的獲客成本,使得這一風口吸引了一批零售商、社交電商踴躍參與,搶佔賽道,同時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社區團購在眾多社區創客的集體推動下,客觀上激活了新消費。

目前大部分社區拼團企業的模式是,尋找寶媽(在家帶孩子的年輕母親)、社區保安或周邊便利店店主擔任團長。團長每單可獲得10%左右的利潤。

一位團長的自述

“團長”我每天都會在群裡吆喝各種生鮮團購和時下暢銷的各種保暖用品,提醒之前團購的群友來取貨。群裡有一半以上是常客,同住一個小區,剩餘的是周邊幾個小區的住戶。每天早、中、晚三次參加拼團,第二天去小區附近的便利店裡提貨。而便利店也靠著社區團購寄存物品這一服務,不僅擴大了業務範圍,而且還增加了人流量。”

社區拼團為什麼能火?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團長”多數是同一個小區的鄰居,人們通常會對建立在鄰里關係上的商品的質量更信任。二是社區拼團的商品多是生鮮和日用必需品,可以通過預售的方式降低生鮮產品因銷售情況的不確定帶來的損耗。三是送貨不是通過快遞,而是通過小區集中送貨、分頭領取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價格比較實惠。

但是,也要看到,社區拼團是基於鄰里間的信任關係而紅火起來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里關係,使得推薦人必須對自己推薦的商品負責,而社區群裡的口碑傳播的品牌效應,對於“團長”和商品質量的要求也就更高。一旦質量不過關,可能就會徹底失去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