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提起朱元璋,大家都很熟悉,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乞丐皇帝,很多人也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殺戮成性的帝王。在他建立了大明王朝坐穩了皇位以後,就對很多當時的功臣進行了殺戮,於是後世很多人都給予朱元璋不少的負面評價,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曾經稱讚過朱元璋,說他在古代所有的皇帝中,其軍事才能是可以排在第二位的,但是由於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這件事是他被誤解了近千年,其實如果你看到朱元璋說的話,你就會對朱元璋肅然起敬,並消除對朱元璋的誤解了。

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眾所周知,古代皇室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皇帝挑選繼承人的時候要遵循,立長不立幼的原則。也就是長子為太子,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說實話這個規矩是很坑爹的。皇帝位當然是有才能的居之了,皇帝有那麼多老婆,又生了那麼多兒子,就是為了從中選擇優秀的人才立為儲君。可是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太子是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的主兒,豈不是要葬送祖宗的江山了嗎?

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還好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可塑之才,這一點朱元璋還是很滿意的,也完全符合朱元璋的期望,但是朱元璋發現朱標身上的一個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朱標特別的仁慈,歷史上有很多功高震主的事例,尤其是皇帝比較弱小的時候,就會被一些有功之臣挾持,把持朝政。

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於是朱元璋就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千方百計的找理由除掉那些有功的臣子,為的就是為兒子掃除登基之後的一切障礙。但是兒子朱標看到父親這樣大開殺戒,於心不忍,於是就勸誡父親朱元璋不要亂開殺戒,朱元璋很是驚訝,但是沒有說話,而是走到院子裡,把滿是荊棘的樹枝放在地上讓朱標撿起來。

朱標一看,這滿是荊棘的樹枝怎麼下手撿起來呢?朱元璋還是沒有說話,而是拿毛巾將樹枝撿了起來,另一隻手用寶劍將荊棘全部削掉。然後語重心長的對兒子說:“我之所以要除掉那些功臣,這都是為了兒子你呀。這些功臣好比這樹枝上的荊棘,他們都是和我出生入死之人。現在我還活著,可以鎮得住他們,如果有一天我去世以後,他們自恃功高又有我賜給他們的丹書鐵券,你是無法控制這局面的”。

朱元璋處心積慮為社稷,即便被後人誤解千年,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處心積慮的殺功臣,其實是在為兒子朱標掃清政治上的障礙,也是為了保證大明江山的穩固長久。所以我們在評論一個人時,一定要結合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作為一個父親,他想要讓自己的江山永固,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在皇位上坐得更容易,即便殺開國功臣是錯的,但是為了後世江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雖然朱標由於英年早逝,沒有繼承大統,但是他的兒子朱允炆,也就是朱元璋的孫子,在朱元璋的幫助下還是登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