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的阿里京東|社交電商的下半場,錢途很長

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就是社交電商,雖然發展迅猛,但卻也被爆出諸多負面新聞。

一時間,社交電商似乎在人們心中被烙印下了假冒,偽劣的標籤。

但隨著社交電商市場的發展與規範,大家對社交電商的認知也不斷提升,其中基於微信生態圈的社交電商更是異軍突起。

在電商行業已經形成淘寶和京東兩大巨頭的格局,對於新的電商公司,社交電商是一個新的機會,互聯網電商並沒有終局和邊界。

如果我們把傳統的搜索式、貨架式電商模式劃為電商的上半場,那麼電商上半場只要有流量就一定有銷售,這是一種漏斗式的銷售模式。而電商下半場則是基於社交裂變和用戶體驗的社交電商時代。

01


社交電商一個關鍵詞就是信任。

社交電商的出現,是以人作為宣傳員建立社交信任感,社交裂變作為流量入口。


而中國的電商在過去18年經歷了下面幾個階段性發展:起初阿里巴巴整合供應商,匯聚到一個平臺上,形成了B2B模式。

第二階段阿里巴巴孵化出了淘寶,眾多小賣家在平臺上提供自己的商品給用戶,形成了C2C模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第三階段隨著天貓京東的出現,品牌化的模式成為主流,貨源質量逐漸升級,增加了用戶的信任感和服務質量。

第四階段,社交電商逐漸興起,以人來作為銷售渠道,社交關係作為流量入口,早在2014年時候,分銷模式在微信朋友圈裡開始大行其道。

究其原因,在於原本傳統線上流量進一步枯竭,線上流量基本已經沒有增量,有限的流量更多被娛樂、遊戲、休閒等瓜分。用於消費的流量無法再發展。流量越來越貴。

同時銷售渠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渠道進一步扁平。消費趨向理性,對品牌的依賴減少,對社交圈和KOL的信賴將對消費行為產生更大的影響。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下沉,每個用戶背後潛藏的多樣社交關係能量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價值窪地,基於信任的社交電商有著獨特的優勢。

社交新零售通過社交圈層傳播分享,通過個人的關係網精準觸達不同用戶,不僅能為個體帶來超乎預期的可觀收益,也將在未來作為獨立的社交零售流量入口,成為消費升級時代中電商發展全新的突破口。

現在的社交電商通過裂變式的人傳人電商,拓展更多的用戶,如拼單返利模式,主要方式就是利用返利、佣金、分享等形式,通過社交網絡傳播信息,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產品流通的過程中。

傳統電商是冰冷的,而社交新電商確實有溫度的,即便你並不需要購買東西,但也可以看看直播、視頻、朋友圈、社交群而對他/她進行更多瞭解,對方有足夠的時間來吸引你、感化你、俘虜你,最終促成消費。

02


2019年1月1日起《電子商務法》將正式實施,業內人士指出,之前個人賣家無須進行工商登記,一直處於監管外圍和“灰色地帶”,《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將結束這一野蠻生長的狀態。

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眾多平臺的個人營業者,將需要進行工商登記成為市場經營主體,進行依法納稅。

未來,社交電商領域必將進行又一波洗牌,有人將死去,有人又將活下去。

2018年12月20日,在方雨年會暨社交新零售年會上,眾多大咖對社交電商的發展新趨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大會參會人會超過千人,然而這已經是方雨連續第二年開年會了,今年在直播平臺上有211.41萬吃瓜群眾圍觀,獲得1331985個點贊,打破了社交電商行業的紀錄。


“社交新零售平臺容易還是社群更容易”?這是方雨年會論壇的一個主題,論壇中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讓我們更加了解未來發展的趨勢。

有觀點認為,社群和平臺兩種新零售最大的區別在於,平臺大範疇有類似天貓或京東的在線購物平臺,當然平臺也會通過所謂的社群。

做社群電商的模式很簡單,你只需要做一款爆品,幾十萬就可以起步。但是做平臺,要有系統、強大供應鏈、技術團隊、運營團隊,你要起步非常難。

為什麼現在很多社群不做平臺?因為你只有一款、兩款或三款產品,這麼少的單品做平臺不划算,只有像京東、淘寶、天貓這樣的平臺,包羅萬象,我們到上面搜索買東西才有平臺。

另一種觀點卻認為,去年之前做社群很容易,出一款產品,建一個群,就可以食產品銷售很容易。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新零售、新時代已經來臨,一個月可以賺幾千,而不是幾萬、幾十萬、幾百萬,那時候的好時代已經過去了。

未來應該要考慮到更長遠,數據沉澱和客戶的累積將更加重要。社交電商的發展一定要往平臺化走,一定要正規化。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方雨的個人年會正在成為社交電商領域的風向標,不僅是對2018年社交電商領域出現的新成就進行總結回顧,更對未來社交電商領域的新趨勢進行研判。

同時成為行業內的精英交流意見思想碰撞的聚集地,為2019年社交電商領域的加速轉型,提供理論和實踐的建議。

03


眾所周知,傳統電商正在加速轉型,馬雲提出了新零售戰略,京東也在佈局無界零售,蘇寧的張近東也扛起智慧零售的大旗。

而近幾年社交零售也是風頭正盛,對傳統電商也已經形成了一個較大的挑戰。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上)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7年上半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其中,社交零售的增長勢頭最為迅猛,年複合增長率超過70%。

在此情況下,大型企業都開始進軍社交零售了,比如最近的伊利、娃哈哈、蒙牛等大型企業,強有力的品牌背書作用下,勢必是會助力社交零售的發展。

當社交電商逐漸正規化的趨勢下,社交電商領域將變成豪門的盛宴,寡頭的聚會,社交電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