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文|靈動育兒

圖|來自網絡

一個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家對孩子來說是冷漠的,還是溫暖的,孩子心裡知道。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感覺你是真的愛他,而不是你自己認為的愛。愛與不愛,你說了不算,孩子說了才算。我們更願意相信孩子的感受,因為,他的感受是最真實的。

如果你希望孩子自信、內心有力量,那麼就要從小開始培養。愛一個人,前提是我們自己心中得先有愛,因為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我們沒有的東西。如何正確地將愛孩子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呢?父母請學會對孩子做這三件事,一件也不能少。

一個神奇的擁抱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愛是生命的本能,孩子更需要愛。通過擁抱來傳遞愛,是當今較為提倡的一種方式。為什麼要叫神奇的擁抱呢?方法不同,給人體驗也不同。

普通父母的做法:過來,讓爸爸/媽媽抱一下!有的直接走過去抱。(通常在雙方感覺都很好的情況下擁抱,有時在孩子受委屈時擁抱)

智慧父母的做法:媽媽/爸爸需要一個擁抱,媽媽/爸爸需要一個擁抱,等你準備好了我們再來抱。(在孩子有負面情緒, 怎麼說也不聽時,父母用擁抱代替說教)為什麼說是“我需要一個擁抱”和上面的“過來,讓我抱一下”有什麼不同?

當父母請求孩子一個擁抱時,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尊重、平等、我有能力,有價值感。而不經過孩子同意直接抱,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渺小的,不被需要的,無法體驗到價值感。神奇擁抱這個方法我的許多學員用在課堂裡,效果非常好。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出現皮膚上的飢渴,而擁抱是最溫暖的療愈方式。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吝嗇,學會擁抱,把愛有效傳遞給孩子。

一個友愛的微笑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對他微笑也是一種讓他感覺到愛的表現,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快樂、輕鬆,感受到家的溫馨,構建內在的安全感。

有個名叫《微笑媽媽VS無表情媽媽》的實驗,在房間裡擺設一個類似懸崖的錯覺架,媽媽在另一端,寶寶在對面,媽媽做出不同的兩種表情,寶寶做出的反應驚呆了所有人。驗證了心理學提到的“鏡像效應,就是人會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一樣能照出自己的形象,為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實驗證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為潛在的影響。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媽媽擺出一副面無表情的神態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孩子沒有得到媽媽的回應,轉身離去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媽媽面帶微笑看著孩子

每天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不自信都難!

孩子勇敢地通過障礙,往媽媽懷抱裡爬去

一句有力的讚賞

鼓勵就像是生活裡的空氣,沒有了它人人都會出現缺氧的現象,在平日裡,在孩子失落時,在父母和孩子都感到沮喪時,我們都需喲學會的這個能力。讓自己成為鼓勵型父母,鼓勵讓孩子獲得力量感。鼓勵,讓孩子感覺到愛,認為自己是很重要的,有歸屬和價值感的。

可以經常對孩子說的鼓勵的話:

無人怎樣,媽媽/爸爸永遠愛你。

考試多少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了。

謝謝你經常幫家裡做家務,有你的幫助,我感覺輕鬆多了。

你有自己的想法,說明你已經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了。

我看到你今天比昨天動作更快了,昨天寫作業用了1個小時,今天用了50分鐘。

爸爸/媽媽相信你會付出努力。

被評到了三好學生,這是你自己努力得來的。

培養自信有力量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好父母是學習出來的,好孩子也是培養出來的。

我是靈動育兒,從事教育十六年,每天分享一點育兒的乾貨,致力於每年幫助一千個家庭解決育兒的困惑問題。一起做終身成長型父母,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進步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