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收藏價值的民國十八年錢幣

1929年(民國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委託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設計、試鑄了孫中山正面像壹元銀幣。該幣正面鐫孫像,背面波浪中鐫三帆船,兩旁鐫“壹元”二字。

該幣當年共有二種設計樣幣,初次為小字版,是參照金本位半圓圖案設計。因水波紋、帆船、壹元等圖樣幾乎近似,第二次為大字版是依照二十四年中元銀幣圖案設計。該銀幣為小字版,此枚珍幣原為私人舊藏,是上海中央造幣廠留存的唯一實物。

五個國家唯有奧地利除試做壹圓外,還鑄造有半圓、貳*、壹*樣幣,此幣即為奧地利半圓樣幣,正面設計仍採用孫中山先生側面頭像和文字,背鈐三桅帆船及面值“半元”分列兩旁,這些樣幣因為沒有在杭州造幣廠試鑄,因此比這五個國家的壹圓樣幣更為珍稀。

極具收藏價值的民國十八年錢幣

民國十八年正面

專家點評:

此藏品有國際知名老師親手開具的證書

描述: 民國十八年孫中山正面像背三帆船壹圓試鑄銀幣

規格:直徑:33.66mm,厚度:1.75mm,重量:26..6g.

此藏品包漿渾厚,圖案立體生動,留傳至今,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背三帆船試鑄幣中最為珍稀的品種。

民國十八年(1929年)擬鑄造新國幣以取代袁大頭及孫像開國紀念幣,並請美國、奧地利、意大利、英國及日本等五國之國家造幣廠雕刻模具送樣比稿。五國所制幣模共有試版六種,均在杭州造幣廠試鑄樣幣少許,最終未曾投產,為數不多,珍稀。六種試版分別為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奧地利各一種,另外美國還有大樣版。

極具收藏價值的民國十八年錢幣

三帆幣

市場調研:

民國十八年至二十六年壹圓銀幣,是中國上海中央造幣廠製造的最後一次銀本位制的銀質貨幣,其中某種款式據傳美國造幣廠代制,它的孕生正值法幣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已經開始用法幣的發放來穩定金融危機,另一方面考慮民眾已多年來對銀質貨幣接受的習慣,以備法幣推行的不測,同時根據銀價暴漲趨勢,設計試製減重的銀質貨幣。其新款銀幣重量只是原來銀幣重量的一半,壹圓面值銀幣重量約十三克。然減重銀幣終究跟不上銀價上漲的幅度而取消製作計劃。更重要的因素是為了全面落實法幣發放,最後決定白銀一律收歸國有。

目前留存下來的民國十八年壹圓銀幣計版式四種:其一,孫中山側面像背配帆船,分別有壹圓大字版和壹圓小字版二種;其二,孫中山側面像背配布圖壹圓,分別有直徑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徑35毫米大型版二種。其三,有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側面像背配布圖壹圓一種。總共有五種壹圓版式,存世均為極少。尤其民國十八年小型布圖壹圓銀幣僅見2至3枚。

極具收藏價值的民國十八年錢幣

權威老師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