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導讀:文藝復興時期有許多大畫家都擅長於肖像畫,但終生從事肖像畫創作且成就最高者,當屬荷爾拜因無疑!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文藝復興時期

有許多大畫家都擅長於肖像畫

但終生從事肖像畫創作

且成就最高者

當屬荷爾拜因無疑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漢斯·荷爾拜因《自畫像》,彩色粉筆,1542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1497年,荷爾拜因出生於奧格斯堡。奧格斯堡是德國南部最大的工商業都市, 也是歐洲最大的礦冶工業和金融業的中心,它與瑞士的巴塞爾相鄰。

荷爾拜因出身於藝術世家,父親是奧格斯堡畫派的創始人。

荷爾拜因自幼便隨父親學畫,17歲時他到巴塞爾謀生,成為一名獨立接受訂畫的職業畫家。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德國商人格奧爾格·吉斯澤肖像

木板油畫 柏林國立美術館

1519年,他加入巴塞爾的畫家行會。

當時許多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和社會活動家都在巴塞爾工作,荷爾拜因與他們進行了廣泛的交往,並且為他們繪製肖像畫。

這也促使荷爾拜因在思想和文化修養方面都獲得了不少的教益。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1523年,木板畫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博尼菲修斯·阿默爾巴赫的肖像

1519年,松木板油畫

在肖像畫創作上,荷爾拜因在繼承丟勒奠定的現實主義基礎上,更加深刻地表現人物性格的複雜性、矛盾性以及精神氣質的特殊性。

他決不矯揉造作地去故意美化和粉飾人物,往往以高度寫實的手法,忠實地描繪自己對對象的直觀感受和理解。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尼古拉斯·克拉澤的畫像,1528年

從1529年起,荷爾拜因移居英國,成為性情暴烈的亨利八世的宮廷畫家。

在以後的年代裡他為王公貴族畫了眾多肖像,《大使像》便是他該時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最複雜和最難解的作品。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大使像》背後故事與英國宮廷歷史上的一樁著名的離婚案有關。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英王亨利肖像(英格蘭亨利八世的肖像)

1537年,板上油畫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有一樁不幸的婚姻。

來自阿拉貢的王后凱瑟琳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姑姑,原本是嫁給亨利的哥哥阿瑟的,但阿瑟婚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考慮到與西班牙的關係,亨利的父親決定讓次子“繼承”這樁婚姻,並得到了教皇的恩准。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49歲的亨利八世畫像

1539~1540年,意大利羅馬國家古代美術館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克里夫斯的安妮畫像

1539年,布面粘羊皮紙

1509 年,亨利即位,是為亨利八世。完婚後的凱瑟琳曾多次懷孕生子,但全都夭折了。

無嗣讓亨利焦慮不已,因為這會引發王位繼承危機。1527 年,多次羅曼史之後,亨利迷上了宮女安妮·布雷恩。

這一次他似乎真的陷入了愛情,他想要終止與凱瑟琳的婚姻。可這需要教皇來宣佈婚約無效。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瑪格麗特·吉格斯的畫像

37.9x26.9cm,1527年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丹麥的克里斯蒂娜,米蘭的公爵夫人

1538年,油畫,倫敦國家畫廊

可此時的教皇又是什麼處境呢?

16 世紀初的西班牙國力鼎盛,有雄霸歐洲之勢,由此引發了與法國長達27 年的戰爭。英國則在西班牙和法國之間左右搖擺。

1527 年,查理的軍隊攻入羅馬,教皇克雷芒七世淪為階下囚。教皇事事仰西班牙人的鼻息,亨利的離婚案被一拖再拖。

無奈之下亨利決定採取極端手段,要與羅馬教廷決裂。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查爾斯·德·索里爾,莫萊特領主

1534-1535年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伊拉斯莫肖像,1523年,松木拓紙

1531年春,在國會及教士會議上,亨利強行要求全體教士承認他是英國教會及教士的最高保護者。

是年,國王自行宣佈與凱瑟琳誓不相見。1533 年6 月,安妮被加冕為王后。7 月,克雷芒教皇宣佈新的婚姻無效,亨利被逐出教會。

1534 年,英國國會通過“王權至上法案”,重申國王對國家及教會均擁有絕對權力,亨利成了政教合一的領袖。

一樁離婚案最終把英國推向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讓·美西亞,1536年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達姆斯塔特聖母像(局部),1526-1528年

正當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的關係危在旦夕的時候,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覺得機會來了。

於是派了兩名密使讓·德·丁特維勒和喬治·德·塞爾弗前往倫敦進行調和。

其實,法王對調和本身並不抱有真正的興趣,兩位使節此行被指派了另一項秘密任務。

就是遊說英國同法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結盟,以遏制西班牙的擴張。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瑪麗·吉爾福德的肖像,1527年

就在兩位大使抵達倫敦的時候,適逢荷爾拜因作為英王御用畫家也在那裡。

大約是受丁特維勒的委託,畫家為兩位大使畫了一幅雙人肖像畫作為紀念,這就是《大使像》。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大使們

1533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走近這幅經典之作,你才會明白為什麼荷爾拜因是歐洲16世紀最厲害的肖像畫家。

因為他的作品絕對不僅僅是高度寫實的描繪,他擁有廣博的知識,也擁有把物體的形體、空間、質地都描繪得惟妙惟俏的能力,他還極其善於將對人物的理解暗含在畫面之中。

正如這幅代表作,看上去一目瞭然,似卻把最深層的含義隱藏起來,只有不斷地去凝視,才會有新的發現。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法國大使讓•德•丁特維爾手中的匕首上,刻著數字“29”,這表明他當時29歲。

畫面中,兩位大使站在一個雙層木架的兩旁。畫面左側是丁特維勒,他身著華服,左手放在木架上,一隻腳踏在地板上代表宇宙的圖案的中心。

畫面右側是塞爾弗。他是一位古典學者,也是一位虔誠的教士,他身著一身暗棕色長袍,右手放在木架上,手臂下壓著一本書。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格奧吉斯•德•塞維爾主教壓著的書頁上寫著數字“25”,表明他當時25歲。

很顯然,雖同為大使,但兩人風格、品性全然不同:一個追求奢華,渴望權力,代表世俗和慾望;一個莊嚴肅穆,沉著內省,代表神聖和精神。

兩位大使的中間有一個雙層木架,擺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物件——地球儀、六分儀、日晷儀、丁字尺、雙腳規、數學書等,體現出典型的人文主義特徵。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 “木架上層”局部

木架上層的物件代表了當時比較尖端的科學測量儀器,它們與那個殖民探險時代對時間和空間的秩序化衝動有關。

下層的物件則代表著當時流行的所謂“四藝”,即幾何、算術、天文和音樂,它們是人文知識的表徵,就是說它們與人或靈魂的“治理”有關。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木架下層”局部

它們與左右兩側分別代表物質和精神或慾望和信仰的兩個人物之間,恰好構成了某種語言學的對應,即圖像的左和右、上和下形成了一種意義對稱。

但是,在木架下層表現人文知識的系列物件中,還存在一個細節:那把象徵和諧的魯特琴斷了一根琴絃,這代表著秩序的斷裂。

而這個斷裂的“內容”在畫面中借圖像單元的互涉暗示出來了,那就是旁邊打開的讚美詩集。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這是一本新教的詩集,畫面上呈現的是馬丁·路德翻譯的聖詩詩句。

這個以圖像標記出的斷裂在此含蓄地意指了英國與羅馬教廷的決裂,或兩位使節此行的原因。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耶穌像”局部

畫面左上角微小的耶穌受難像幾乎完全隱匿在厚重華麗的錦緞窗簾後面,暴露了耶穌作為絕對他者的凝視功能。

耶穌以其悲憫的目光看著俗世的眾生,看著他們在浮華亂世的起伏沉浮。暗示著當時的歐洲正陷入宗教戰爭,導致基督被人遺忘的現實。

也提示人們,儘管面前鋪陳著世俗的財富,耶穌的殉難卻不應被忘卻。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畫面地板中間的“漂浮物”

最令人不解的應該是畫面地板中間的“漂浮物”,當你站在畫面正前方時,你很難辨認那到底是什麼。

只有以極貼近畫面的角度從畫面左側下方往上或右側上方往下去看,你才能辨認出它的原形,原來是一個變形的骷髏頭。

骷髏頭通常出現在諷刺虛榮浮華的畫作中,暗示人在世俗的財富與成就只是虛幻無常、轉瞬即逝的東西。

同時,骷髏頭也是一個警惕世人的標誌,代表著死亡與虛無。任何人逃脫不了死亡,死亡代表了無情的審判,也象徵了時間的永恆。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一個變形的骷髏頭

除了預示著死亡,這幅畫還有更深的一層涵義。

由於骷髏是隱藏的,只有從特定的角度才能看清,隱喻了世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從不同的角度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當人們從正面欣賞作品時,被不自覺的被畫面的精緻與逼真所感動,認為表現的是現實景象,而下方的骷髏只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幻影。

可是當人們調整角度看清它的形狀時,骷髏成為現實,而原先華麗逼真的場景反而變成模糊的虛幻。

或許畫家是藉此在說明一個道理:常人總是迷於事物的表面,把虛幻當作現實,把真相當作虛幻。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愛德華六世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理查德·薩爾斯維爾爵士肖像畫

真實也好,虛幻也罷,終歸塵土。人類即使擁有再多知識與財富,也無法避免死亡

荷爾拜因亦無法逃脫這一自然規律。1543年,他由於感染鼠疫病在倫敦逝世,年僅45歲。

但死亡不代表消亡,而是永恆。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荷爾拜因請你看五百年前的“照片”,耶穌、天地盡融其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