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這樣吃藥等於自殺!”

最近流感肆虐,

朋友圈流傳多種版本的提醒,

感冒藥和多種食物、藥物相剋,

比如“感冒藥+感冒藥=肝衰竭”、

“感冒藥+蜂蜜=藥效減退”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而且,據媒體報道,

上海一女士連吃9天感冒藥,

引起暴發性肝衰竭;

18歲的廣東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死亡,

27歲的南京研究生混吃感冒藥後去世……

為此,不少市民很惶恐。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專家說,很多人不把感冒當回事,

常自己買藥吃,甚至為了好得快些,

將好幾種藥混在一起吃,

這可能引起腸胃疼、過敏,

甚至丟了性命。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據統計,中國每年大約250萬人

因吃錯藥而健康受損,

20萬人因此死亡。

吃網紅感冒藥壯漢全身潰爛

前陣子,28歲的福州人阿強(化名)突然高燒,體溫飆升到39.5℃,他找來備用的一款網紅感冒藥,喝了兩包,燒很快退了。但他的雙眼赤紅,口腔潰爛,疼得厲害。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資料圖

輾轉多家醫院,醫生推斷是病毒感染,可吃藥、掛點滴都不見好。最後,他到孟超肝膽醫院,醫生髮現,他的全身長滿紅斑,表皮大量脫落,看上去像嚴重燙傷,口腔、嘴唇大面積破潰,是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徵,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死亡。為此,阿強住院一個多月才好轉。


阿強很納悶,他說,那款感冒藥是日本產的,很多人推薦使用,家人去日本遊玩時特意帶回來,有點傷風感冒,一吃就好,為啥他才吃了兩包,就有這麼劇烈的反應?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資料圖


該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韓荔芬說,阿強是藥物過敏,引起了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皮膚病,死亡率超過61%。

這樣的意外不少,2015年7月,一名揚州小夥吃了兩粒感冒藥,渾身潰爛;2014年2月,9歲的廈門女孩吃了感冒藥,皮膚大量脫落。

她指出,最好不要買網紅藥,尤其是海外版的網紅藥,可能連說明書都看不懂,很難對症下藥,還容易吃出問題。

4天吃100粒感冒藥依伯成“小黃人”

兩個月內,60多歲的王依伯接連住院兩次,全身發黃,被查出藥物性肝病。原來,他4天竟吃了100片感冒藥。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第一次住院時,王依伯的轉氨酶嚴重超標,肝功能也不正常。奇怪的是,他沒有病毒性肝病、肝腫瘤,也沒喝酒,只吃了“10片感冒藥”。住院10多天,他的指標正常了。沒想到,一個多月後,他又被送到醫院。

這一次,醫生反覆追問,才知道依伯吃的“10片感冒藥”竟是10板,每板10粒,足有100粒。原來,依伯鼻塞,買了幾盒感冒藥,按說明書每次吃3片,吃了2次,還有點低燒,他懷疑藥量太輕,就幾種藥混著吃,每天吃四、五次,4天吃了100片。第一次出院後,他又感冒了,又吃了幾片感冒藥,發作得更厲害了。


這樣吃藥有危險!這種習慣你可能也有……



福建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莉娟說,街頭藥店賣的中成感冒藥可能藥名不同,但大多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混著吃很容易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成人攝入對乙酰氨基酚每日不應超過2000毫克,療程不應超過3天。尤其是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膽管結石、營養不良患者,應慎用此類藥物。


有些藥物“相剋”不能混著吃

關於藥物“相剋”,朋友圈流傳多種版本,今天,記者請教了福建協和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張進華博士。

她分析,部分網帖提到的說法比較靠譜。

注意!!

“感冒藥+退燒藥+止痛藥=中毒”,許多感冒藥、退燒藥和止痛藥都含有撲熱息痛,如果同時吃,可能造成撲熱息痛攝入過量,會引起急性肝損傷,甚至肝衰竭、死亡。

“藿香正氣水+頭孢類藥物=乙醇中毒”,兩者同服,可能造成乙醇蓄積,嚴重時可誘發急性肝損害、呼吸暫停,甚至死亡。

“布洛芬+咖啡、可樂=胃出血、胃穿孔”,“抗生素+牛奶、果汁=降低藥效”,不建議以茶、牛奶、果汁等送藥,這些飲料可能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蜂蜜+感冒藥=藥效減退”,一些感冒藥如泰諾、快克、感冒清等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會形成一種複合物,減弱退燒作用。而止咳糖漿、川貝枇杷膏是含蜂蜜的中成藥,不宜和上述感冒藥同服。

“不要混吃感冒藥!”她指出,在報道中,廣東女孩吃的是羅紅黴素緩釋膠囊和複方甲氧那明膠囊,這兩種藥一起服用,會導致氨茶鹼的濃度上升,如果病人的肝腎功能不好,就容易中毒,甚至肝衰竭、死亡。而南京研究生體重250斤,肝功能不好,混吃多種感冒藥,可能是藥物過量,導致肝腎衰竭。

混吃感冒藥,不僅會導致肝腎受損,還可能誘發白血病。有些人覺得中藥溫和,喜歡中西藥混著吃,也可能藥量超標,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好的人。市民應按說明書吃藥,不要擅自加大劑量;如果感冒吃藥兩三天還不好,要及時就醫;吃藥前,最好找醫師問診;服藥後,如出現乏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尿液變黃、眼白髮黃、肝區不適等,要及時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