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激進,戰術保守,非典型創業者羅敏的一體兩面


戰略激進,戰術保守,非典型創業者羅敏的一體兩面

(2018年春天,趣店在廈門舉辦年會,羅敏發表了名為FUTURE的演講。)


汽車融資租賃,一對一在線家教平臺,校園社交app,趣店,這家從不缺少關注的公司,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對於趣店上市後推出的這些新項目,有理性客觀者建議“拭目以待”,也有冷眼旁觀者斷言“看趣店能否扳回一城”,甚至還有好事者不顧趣店三季度利潤和用戶數雙雙再創新高的事實,直接替其宣佈“轉型路漫漫”……

對於這些紛至沓來的誤讀和評判,趣店創始人羅敏一直不予置評。

在他看來,趣店主營業務持續向好,創新業務低調潛行,所謂轉型,不過是趣店作為一家互聯網技術公司不斷求新求變的常態。

就在上個星期,趣店發佈公告,宣佈在原有3億美元回購的基礎上,繼續新增3億元美元股權回購計劃,同時公佈了2019年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調整後淨利潤35億元人民幣的經營目標。消息發佈,趣店股價應聲大漲超過20%,顯示出這家金融科技頭羊公司穩健的發展態勢和強勁的盈利能力。

“創業是趣店的基因,做好業務就好了,有什麼好解釋的?”這位上市後就一直暴露在聚光燈下的創業者繼續保持沉默,用行動證明一切。

01

2017年10月趣店上市後迅速上線了大白汽車項目,並取得了不錯的業務進展:2018年第二季度,大白汽車實現汽車銷售收入7.85億元,環比增長43.7%,在總收入中佔比已達35%,幫助上萬名普通年輕人實現了擁有人生第一輛車的夢想。

而進入第三季度,大白汽車業務開始收縮規模。趣店官方表示,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順應汽車市場整體增速下滑的大環境,更加“專注於風險調整後的盈利能力”。

大白汽車從最初高調推出,到收縮規模,更加註重盈利能力,短短一年時間,背後是中國宏觀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而汽車市場作為強週期行業,也一葉知秋,面臨著全行業負增長的挑戰。出於上市公司資本回報的考慮,羅敏主動調整策略,更關注盈利而不是盲目追求擴張,可謂順勢而為。

輿論總是更喜歡聽企業高速增長的故事,但對正常的商業邏輯來說,順勢而為、順勢而變,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常態。

一直以來,羅敏都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標籤:連續創業者,“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所謂連續創業的意思其實就是敢於創新、不怕試錯,唯其敢於放棄局部戰場,才能贏得最後整體的戰役。在趣店之前,羅敏就已經無數次重複了這個故事:底片網、記憶日、豪車團購、在線學習……,羅敏親手發起了十幾個項目,又順應大勢,親手終結了這些項目。原因無他:快速試錯、快速迭代,這就是互聯網創業的本質。曾經有媒體問起趣店的成功是否“九死一生”時,羅敏忍不住糾正:“哪裡,簡直是九十九死一生!”

即使是趣店成功抓住消費分期的風口,三年時間就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羅敏也沒有止步,仍然不斷摸索和嘗試新的業務方向。不糾結,不猶豫,想到了就立即執行,在執行中迭代、不斷拓寬業務邊界。2015年,趣店在校園商品分期市場攻城略池,一舉成為行業頭羊。那個時候,羅敏就決定擴大服務人群,進入更廣闊的白領消費分期市場。在和趣店天使投資人、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溝通時,曹毅曾經建議:好好想想,不要輕易做決定。而羅敏只調研了一天,找熟悉的公司白領朋友瞭解真實用戶需求,第三天就註冊了來分期,一舉奠定了趣店上市的基業。

決定做一件事要快,決定不做一件事更要快——對創始人來說,後者的決策難度也許更大。2016年,校園分期市場亂象叢生,趣店雖然已經轉戰白領市場,也難免被貼上了很多負面標籤,羅敏果斷決定,徹底退出校園,專注於白領成長型用戶;來分期上線後,一度針對白領租房分期市場推出了趣租業務,嘗試了幾個月,營收就達到幾千萬,但風控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羅敏琢磨透了,馬上就決定關掉。

羅敏這種強大的自我否定能力,來自於他創業的教訓。2009年,他26歲,創辦的記憶日項目收入增長乏力,走到了生死關頭。那時候,年輕的羅敏一根筋,沒有經驗,覺得既然是打仗,就一定要堅守陣地,哪怕陣亡也要把最後一粒子彈打光。3個月之後,投資款花完,記憶日被迫關閉。那種絕境中等待死亡的感覺,刻骨銘心。後來他才明白,互聯網創業,早死早超生,對投資人更負責任的做法不是一條路走到黑,而是及時止損,轉換跑道開始下一場戰鬥。

今天,經歷了“九十九死一生”的羅敏已經不會再犯年輕時犯過的錯誤,敢於放棄,敢於創新,才有機會贏得最後的戰役。那些被外界過早貼上標籤的創新項目,不過是趣店這個年輕人創業孵化器眾多創新項目中的一個,延續的正是團隊一以貫之的創業基因。

“遇到困難的時候,老羅總是能迅速止損,他很果斷,不會去留戀很多無謂的東西。他對失敗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否定自己不用那麼多心理建設。”趣店高管何洪佳說。

02

在趣店的眾多創新項目之一,校園實名社交APP“相同”進入大眾視野時,恰逢人人網被“賤賣”給多牛傳媒的消息在網絡持續發酵。這一方面讓很多人再次回憶起他們日益遠去的青春,感慨又一代人的記憶被時光和資本埋葬,另一方面“人人網退出,相同能否搶佔新的校園社交市場”也成為新的互聯網熱議話題。

多牛傳媒收購人人網,當然不能等同於校園實名社交時代的落幕,但卻實打實地宣告了人人網將社交關係鏈從校園延伸到社會的失敗。有人用馬化騰那句話來形容陳一舟:“可能你什麼錯都沒有,錯就錯在自己太老了。”

人人網的衰落,果真是因為陳一舟“太老了”嗎?

早在2016年,陳一舟就曾表示,人人網和騰訊的競爭是不明智的,因為微信網絡效應、社交屬性更強。今年8月初陳一舟又坦陳,2011-2014幾年間,人人網燒掉了3億美元與微博、微信正面競爭,但終究未能避免人人網走向衰敗的結局。有分析指出,如果當初人人網沒有硬著頭皮與微博、微信正面剛,而是及時求變,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命運或將改寫。

只不過,殘酷的互聯網世界從來沒有如果。

而陳一舟個人,當年一舉從王興手中買下校內網,也成了其人生最高光的時刻。當年王興賣掉人人網,痛定思痛,一路拼殺,帶領美團從一個團購網站起家,經歷了行業嚴冬,又成功轉換跑道,通過O2O、合併大眾點評成為巨頭,終於成功上市,成就了美團300多億美金的帝國。而陳一舟,只能無奈接受6000萬美元拱手出讓人人網的現實,黯然回望曾經市值接近百億美元的巔峰時光。

梳理那些曾經如流星般劃過互聯網夜空,又迅速走向衰落的企業,不難發現,時代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曾經的行業巨頭諾基亞,因為看不到行業從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進化的大勢,黯然退出了歷史舞臺。摩托羅拉、HTC、黑莓,命運也莫不如此。他們也許什麼都沒有做錯,只是錯過了時機,缺少自我否定、順勢而為的勇氣。

可惜,機會從來不屬於固步自封者。

反觀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穿越週期、屹立不倒的偉大企業,則正好相反,他們從來不缺乏自我否定的勇氣:

喬布斯力排眾議,推出ios系統,再到iPhone的石破天驚,蘋果不斷突破邊界,實現了二次重生;

微軟,在比爾·蓋茨辭職後一路跌跌撞撞,也曾經歷了瀏覽器被谷歌吊打、搜索引擎、手機系統紛紛失利、市值大幅縮水的艱難時刻。在薩提亞·納德拉的帶領下,及時調整戰略,將籌碼重注云端和AI領域,終於再次回到互聯網一線老大的位置;

埃隆·馬斯克曾經因為宣稱要“移民火星”而為硅谷、華爾街的精英群起嘲笑,被譏諷為“自大狂”“吹牛大王”,但他憑藉鋼鐵般的意志,從特斯拉、太陽城,到SpaceX,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叱吒國內互聯網界的巨頭也莫不如此,每一家偉大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基因:不斷求變。阿里如此,騰訊如此,美團如此,今日頭條也是如此,聚焦核心能力,無邊界創新。

作為互聯網一代企業家的羅敏,看過太多偉大企業的起落故事,也讀多太多優秀人物的傳記,他從一開始就深知上市只是新的起點,求變才是互聯網創業的常態。

03

一個從不給自己設限、不斷探索邊界的創業者,真的是“無所不為”嗎?顯然不是。熟悉羅敏的人都知道:這位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創業者,“既大膽,又謹慎”。

觀察羅敏歷次創業的各個項目,從給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消費分期業務,到大白汽車、1對1在線家教平臺和正在大力推廣的校園實名社交app“相同”,羅敏有一個殺手鐧:極致追求ROI。

2017年10月,趣店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翻開趣店招股說明書,有心人發現:趣店在傳統市場渠道獲客方面,幾乎是零投入。連來分期和趣店兩個App都未在應用商店做任何投放。

2016年,趣店市場銷售費用在總支出中的佔比為12.6%,到了2017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只有8.2%。大白汽車在運營過程中,也主要是通過來分期和大白汽車分期APP實現線上獲客和銷售。

零市場投入的背後,離不開趣店在過去幾年裡沉澱下來的7000萬註冊用戶積累。而最後能夠裂變出這樣一個龐大的用戶群,則是源於羅敏一手打造的地推鐵軍,在全國各地通過一張張傳單、掃樓成功獲取的幾百萬種子用戶。

有了這樣龐大的用戶體量作為支撐,羅敏的不斷折騰、不斷創新才更有底氣。尤其是在趣店上市之後,這種低成本創新方式既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又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股東權益,而不是“拿著投資人的錢,任自己的性”。

有員工評價羅敏:極其看重ROI,極其看重財務安全,不會把資源浪費在低效推廣上,而是先投入有限資源試錯,一旦找到正確的途徑,則壓下重注,all in。“錢花出去,一定要聽到響聲,花在刀刃上,這樣錢才花得有意義,才是對資本的尊重。”他們把羅敏的這種創業風格稱之為“戰術上保守”。

與“戰術上保守”相對應的,則是“戰略上激進”,不斷打破能力和認知的天花板,從不自我設限。

創業13年,從金融科技、餐飲、團購、汽車分期、在線家教,到校園實名社交,乍看上去似乎步伐凌亂、無所不為,然而,在一眾瞭解羅敏的創投圈大佬看來,這些項目始終聚焦中國最具增長潛力的成長型用戶,無不發揮了羅敏超強的BD和運營優勢,只要守住根本,“跳躍式”創業完全不是問題。

梅花天使創始人吳世春就曾經評價羅敏,自己看重的絕不僅僅是項目本身,而是羅敏這個人的個人特質:“他不在這件事上成功,也會在別的事情上成功”。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也曾經表示,“企業能做新業務本質上是組織能力的溢出。”對趣店來說,這種看似“跳躍式”的創業,在已有的基礎業務上不斷做加法,恰恰是趣店組織能力和創新基因的合理溢出。



正因為從不自我設限,這位今年剛滿35歲的年輕人,才能夠在價值觀和方法論上總是保持自洽,用自己堅定的意志和雷厲風行的執行力,讓一路追隨的團隊願意繼續信任他,跟隨他。

有人說,羅敏是一個“創業狂人”。他的“為”和“不為”、“激進”與“保守”,終將會帶領趣店走向何方?也許,現在下定義為時尚早,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趣店,不會止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