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孩子學理科 富人孩子讀文科,你身邊有這種情況麼?

常有一種觀點認為父母收入水平決定子女就讀專業,很多人認為文科是有錢人讀的專業,而家庭狀況不好的的學生最好是選擇就業穩定的理工科,這種趨勢在國內似乎越來越明顯,而在國外則更是如此。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金·威登總結了全美的教育數據研究後發現,美國大學學生父母的收入水平確實與學生所就讀的專業有關聯,即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傾向選擇歷史、文學、表演等文科專業,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出於就業回報等考慮,則更多選擇實用性更強的計算機、物理等理工科專業。不過,統計數據也表明理工科出身的學生將來的年平均收入會比人文專業出身的學生高不少。


窮人孩子學理科 富人孩子讀文科,你身邊有這種情況麼?


在已經打響的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戰中,各路候選人之間的多樣性成為一大焦點。但有意思的是,他們大多都是“百無一用”的文科生:希拉里·克林頓、馬克·盧比奧和克里斯·克里斯蒂還好,學的是法律;傑布·布什學的是拉丁語;邁克·哈克比學的居然是神學……

這些掌握了美國政治最高話語權的寡頭的大學經歷或許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當今美國高等教育的現狀--文科成為富人家孩子的專利,理科受到窮人家孩子的青睞。

1780年,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約翰·亞當斯在寫給其妻子的一封信中談到了有關後輩教育的問題。他表示,希望他的子輩都能學習一些用於建設國家的實際學問,比如數學、航海和商業等。這樣,到了他的孫輩一代,“我們的孩子就有了學習美術、陶藝、音樂和文學的物質基礎。”

200多年之後,美國的現實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疾馳而去。目前的美國大學裡,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願意選擇“有用”的專業,比如計算機科學、數學和物理等;高收入家庭的學生與之相反,更多選擇諸如歷史、文學以及表演藝術等學科。

“家庭收入對學生的主修選擇的確有很大影響。”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學者金·威登在查閱了美國國家教育數據中心的統計資料後表示。

“有錢人家的孩子選擇對就業不太好的文科專業是因為他們的家境允許承擔潛在的失業風險。”她說,不同專業之間以長期計的收入差距最大可以達到300萬美元,“因此窮人家的學生押寶在理工科上是有道理可言的,相對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還有一個可能是,中上層階級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相對更多地受到文藝和文學薰陶,這讓他們產生對這些人文學科的認可,並且也影響了大學專業的最終選擇。”威登說。

本文綜合摘自網易和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