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是智慧城市最佳突破口

中國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主力軍。根據德勤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在全世界有1000多個智慧城市正在建設,其中中國就有500個,佔了將近一半。而在智慧城市構建上,幾乎所有參與者都將目光投向了交通領域,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城市進一步發展。

智慧停車是智慧城市最佳突破口

智慧停車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選擇。事實上,雖然中國有500個城市都確立了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大框架,但具體如何填充落實,大部分城市還只能從頭部城市尋找經驗。縱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無一不是拿矛盾最突出的交通問題來“開刀”,在這些城市,智慧停車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體現了城市治理與智慧民生的完美結合,同時也帶動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戰略性產業的融合發展。

智慧停車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應用載體,當前許多前沿科技都可以從中找到成果驗證、轉化的“用武之地”。在深圳,人工智能率先與停車產業相結合,通過高位視頻大廣角動態識別,一臺設備可同時管理8-12個車位,免去巡檢員、收費員,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智能停車管理。目前,這一技術模式得到了業界廣泛認可,或將取代早期地磁模式,在全深圳乃至全國推廣開來。

路內停車往往存在多頭管理的亂象,來源於道路停車的公共資源收費去向也不透明,這嚴重打擊了管理經營企業的積極性,整個停車行業一蹶不振。如今停車產業化重新提上日程,主要是背後有強大的技術支持,由此帶動政策和資本的傾斜,成為智慧城市最先落地的智慧版塊。

目前,中國有58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26個城市超200萬輛,7個城市超300萬輛,停車缺口持續擴大,而停車費交易規模以每年保持20%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20年,全國光是停車收費就能超過萬億元,更別說通過搭建智慧停車平臺,提高車位使用率、收取違停罰款以及廣告投放等增值服務收入,停車智能化市場規模相當可觀,跨行業發展也頗具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