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销售魔咒,台湾大沟村打造自己的“黄金薯”品牌

农民种地不赚钱的现象,无论在我们国家的哪个地区都存在。台湾云林县水林乡大沟村盛产地瓜,如果土地歉收,就要为生计而烦恼;如果大丰收,又要为批发商砍价而心疼;如果遇到产量过剩,甚至还要低下头来拜托批发商来收购。所以老一辈总认为务农辛苦又赚不了钱,都鼓励年轻人外出奋斗。但在几年前,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打破销售魔咒,台湾大沟村打造自己的“黄金薯”品牌

外出打工的李志荣看到品质佳的地瓜却卖不出好价钱,决定回乡务农。

云林县水林乡的地瓜总产量占全台湾的1/5,所以又有"地瓜的故乡"的美名。大沟村种的地瓜更是独冠群雄,其肉质金黄,纤维细致,口感松软绵密。为了使这里的地瓜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李志荣积极推广自然农法,不给农作物喷洒任何化学药剂,并打造"黄金薯"的品牌名称,将这里的优质地瓜成功地推向了市场。此外,大沟村的地瓜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土壤。大沟自古就有"风头水尾"的称号,而且靠近海口,每到冬天,东北季风强盛,台风过境时又容易淹水,造就了此处种植地瓜适中的土壤酸碱度,松软略带沙质的土壤,也提供了适合地瓜生长的环境条件;

第二,气候。地瓜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够种,但是如果成长期处于干冷低温的秋冬季节,在东北季风吹袭与低温的夹击下,其成长会非常的缓慢,但甜度更高,口感更好,同时辅以轮作,就能够将地瓜产季控制在最美味的季节,获得高品质的地瓜;

第三,劳动力。大沟村虽然总体面积不大,人口仅1000多人,但几乎都以务农为生,尤其以种地瓜为主业,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也都围绕地瓜打转,有悠久的历史与经验传承;

第四,种植方法。通过每年一期种水稻,二期种地瓜的方法进行轮作,以水田旱作轮流的方式改善土壤透气性,减少毒素和病虫害的累积,并借由不同作物吸收土壤元素的比重差异,有效均衡土壤的养分使用。

现在,市场上的农产品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即使是高品质的农产品数量也不在少数,如何将农产品销售出去,是每个农民最关注的问题。无数个案例告诉我们,农产品牌的打造势在必行,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