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料事如神,連司馬懿都稱他為神人

諸葛亮一直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出色的政治、軍事才能,和治理蜀國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長期以來一直備受後人的尊崇。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備受後人的尊崇呢?

此人料事如神,連司馬懿都稱他為神人

公元208年7月,曹操親自率領20餘萬大軍南下,迅速佔領荊州部分地區。此時,荊州劉表的兒子劉 琮已經即位,害怕曹軍的強大攻勢,不戰而降。當時,劉備只有2萬人馬孤守樊口,處境十分危急。劉備一籌莫展,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建議劉備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先聯孫破曹,然後再取荊州。於是劉備就派諸葛亮去說合孫權,一道抵抗曹操的大軍。諸葛亮到了東吳,花了很大的力氣,終於說服了孫權。孫權派周瑜和魯肅領兵3萬,與劉備軍隊聯合,抗擊曹軍。

此人料事如神,連司馬懿都稱他為神人

這時,曹操率領20萬大軍已經進駐長江北岸的烏林,孫、劉的5萬聯軍駐紮在長江南岸的赤壁,雙方隔江相望。諸葛亮根據探馬傳回的情報,得知曹操為了克服北方軍隊不習慣船上作戰的弱點,將船隻首尾用鐵鏈相接,上面鋪上木板,以減少顛簸,諸葛亮立即想到用火攻可以克敵制勝,馬上與吳軍主帥周瑜商議,派大將黃蓋用火攻取勝。在東南風吹得正緊時,黃蓋帶領載滿澆油柴草的10艘戰船駛向曹軍。離曹軍連環戰船2裡多遠時,10艘戰船同時點火,風猛火烈,戰船飛駛,直衝曹軍的船隻。一時火光大作,烈焰沖天,曹操的戰船全部被焚。大火還燒到岸上的曹營,曹軍大敗,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勢猛攻,曹操險些被捉,只領少數人馬,逃回到北方。

赤壁之戰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他充分展示了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才能。戰後,劉備按照諸葛亮的謀劃,不僅佔據了荊州、益州,還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充分說明這是諸葛亮聯吳方針的重大勝利。

此人料事如神,連司馬懿都稱他為神人

公元234年,54歲的諸葛亮,為了統一大業,親率10萬大軍再次大舉伐魏,2月出兵,4月連攻數城,進駐五丈原和魏軍主力相持於渭水南岸。魏軍統帥司馬懿足智多謀,英勇善戰但也忌憚諸葛亮的謀略,所以拿定主義,不輕易和蜀軍交戰,採取堅壁不出的戰術。兩軍就這樣在渭水相持了100余天,諸葛亮始終沒有得到與魏軍決戰的機會。因長期戰事的勞累,在這關鍵時刻他病倒了。他囑咐將士,在他死後暫時保守機密,不要發喪,以免動搖軍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諸葛亮死後,姜維按照諸葛亮的遺訓帶領蜀軍,從容有序的撤退。司馬懿聽說蜀軍退走,領兵來追,蜀軍後衛部將楊儀率軍反旗鳴鼓,擺出反擊的陣勢。司馬懿怕中諸葛亮的計謀不敢再追。等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已死的消息後,蜀軍已經全部撤退,當看到蜀軍兵營部署的遺蹟時,司馬懿不禁感嘆道: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世世代代被人們傳送著,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在諸葛亮死後,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