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消失的西南古丝道上的霁虹桥,马可波罗、徐霞客等都曾游历到此


此组图集拍摄于1982年,图为飞架在东西对峙的悬崖绝壁之间的霁虹桥,霁虹桥的位置,在滇西永平县杉阳公社和保山县水寨公社交界处的澜沧江上。这里是西汉时的兰津古渡,东汉曾流传“渡博南,越兰津”的歌谣。

海拔两千多米的博南山下就是波涛滚滚的澜沧江,“渡博南,越兰津”就是指这里。

行走在古老的西南丝路上。当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时,汉兵就由此通过。早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经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

兰津渡古为舟筏渡口;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桥;元贞元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

过去悬挂在御书楼上的清代刻有修建霁虹桥铭文的大铁钟。

霁虹桥东岸的古老驿道。霁虹桥跨径为60米,由十八根铁链悬挂于澜沧江上东西对峙的悬崖上,桥面用铁链链接,每链176扣,现有铁链十五根,铁链环扣每扣长一市尺,重七、八市斤,桥面宽4米,上铺垫木板通行。

霁虹桥东岸的古丝路。桥东岸建有雄伟的御书楼,悬挂着请康熙皇帝的手书“飞虹彼岸”的金匾。旁边有武侯祠,曾塑有诸葛亮的烫金铜像。

霁虹桥东岸已残破的御书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