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田法,你必須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关田法,你必须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今天小製造推薦一本近期非常熱門的圖書——《精益落地之道——關田法》,本書作者關田鐵洪先生近三十年來指導三百多家企業,在企業現場進行精益改善指導的經驗和方法。

企業的現場是動態的,問題也是動態的,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和解決方案。真正解決問題就要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拿出企業能夠實施的解決方法和方案,才能得到現場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得以實施,並取得實際的改善效果。所以即使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企業,也會有不同的改善方案和改善目標。以這種指導思路,關田鐵洪先生在中國經歷了近三百家企業的改善指導,有許多心得,也摸索出許多方法,並從中悟出了應用IE技術,實施精益落地的真諦。通過不斷的嘗試、積累和總結,形成了關田鐵洪先生的精益理念:精益為本,落地為實,也形成了今日的《精益落地之道——關田法》一書。

关田法,你必须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關田法現場分析和改善定位

精益的思想就是徹底消除浪費。為了消除浪費首先就是要明確、定量浪費,然後進行改善、標準化。這也是我前面談到的管理鐵三角,如下圖所示。

关田法,你必须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管理鐵三角

測量,就是為定量地明確問題(浪費)所在,大小,發生的時間,有關的人、設備和材料的過程,我把這一過程稱作診斷。

要了解一個組織,只有現場才最能反映其全部情況,也只有現場才是最真實的,是這個組織的現在進行式。診斷的場所,就是現場,所以稱作現場診斷。

將現場診斷的數據與標準進行比較,偏離標準的就是問題,也就是浪費。對這些浪費進行改善,並將改善的成果標準化,再循環利用“管理鐵三角”,進一步發現問題,改善問題,實現成果標準化。

現場診斷有三個視點:

1)產品流程:生產過程中的節拍、設備、物料。

2)人:工作狀態、工作責任心、工作熱情。

3)管理:管理標準、管理可視化、管理的實施。

實際的生產現場,根據不同的流程,不同的產品,現場診斷和改善時側重點將不同。

关田法,你必须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近期熱點文章長篇神文——華為手機真的崛起了嗎?
盤點我國幾大著名機床產業集群,大多機床企業來自這些地方改革開放,科技先行 | 回望科技發展四十年
2018全球工程前沿報告(附PDF全文下載)
2019年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五大趨勢
“人才極度稀缺”的4個專業,跟製造業息息相關!美中貿易戰不會“停火”,也別相信“握手”設計思維 | 未來20年你必須掌握的能力關田法,你必須知道的精益改善落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