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推動邊緣計算大熱,安防行業成為AI公司必爭之地

來源 | 安防知識網

2018年,得益於人工智能的推動,“邊緣計算”首次出現在Gartner發佈的“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並迅速成為年度最熱科技詞彙——幾乎所有科技峰會都另闢分論壇搭臺讓邊緣計算“唱戲”,幾乎每個前沿科技企業的領導人都在闡述他們在邊緣側的技術儲備和未來規劃,幾乎所有計算領域的學者、專家都對此發表了看法。邊緣計算,正在被前所未有的關注著。


人工智能推動邊緣計算大熱,安防行業成為AI公司必爭之地


區別於雲計算,人工智能加持的邊緣側有著種種優勢,比如邊緣計算處理數據更快、更安全、更高效,無需將數據傳輸的雲端處理,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帶寬,還能提升效率。當然,邊緣計算的應用不會取代雲計算,在未來二者將相互融合,共同提升計算效率。

對於安防而言,邊緣計算的意義也顯得格外重大。科技媒體雷鋒網在報道中引述安防巨頭海康威視CEO胡揚忠的觀點,“將AI算力注入邊緣,賦能邊緣智能是大勢所趨”。胡揚忠所言不虛,事實上,很多邊緣計算能力已經進入安防場景中數量巨大的前端設備,擁有實時響應和處理的能力。


人工智能推動邊緣計算大熱,安防行業成為AI公司必爭之地

AI芯片爆發,首戰瞄準安防行業

這些年,深度神經網絡在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成功,並推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這些應用中使用的深度神經網絡的參數量巨大,模型訓練與推斷都需要大量的計算,傳統計算芯片的算力無法滿足DNN計算需求。具有高算力的AI芯片能夠滿足AI行業計算需求並得到了快速發展。

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市場格局中,擁有高計算能力的AI芯片一經面世就引起了產業的重大關注,在第三波AI浪潮下,無論是老牌芯片企業、科技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紛紛加入了AI芯片的爭奪戰。據統計,目前創立於國內的AI芯片初創公司有13家,包括寒武紀、比特大陸、地平線機器人、西井科技、眼擎科技、熠知電子、啟英泰倫、鯤雲科技、深鑑科技、雲天勵飛、觸景無限、深思考人工智能以及上海芯侖光電。

有意思的是,這13家AI芯片初創公司中有11家公司已經佈局了安防領域。或許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AI芯片的戰爭首戰瞄準了安防行業。

業界普遍認為,AI芯片首戰選擇安防行業的原因在與安防行業滿足了企業價值創造的兩點需求:市場潛力大以及市場需求不單一。涉及公安安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能城市等多個領域的安防行業值得讓AI芯片在其中下盤大棋。


人工智能推動邊緣計算大熱,安防行業成為AI公司必爭之地

AI芯片新品接踵面世,但仍是起步階段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內至少有半百公司推出了AI芯片戰略計劃或已推出了相關AI產品,華為發佈重磅推出兩款昇騰系列AI芯片、阿里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並逐漸形逐漸顯露出“四小龍”(華為、地平線、比特大陸、寒武紀)的態勢,即四大主流AI芯片公司。

以“四小龍”中的B公司為例,我們來看看在這幾年的時間裡AI芯片的產出現狀:

B公司自2015年開始研發人工智能芯片以來,先後推出了兩代雲端AI芯片及深度學習加速卡和服務器產品,用於大規模數據的處理。並在2018年量產發貨了第一代邊緣計算芯片。

據B公司稱,這款邊緣計算芯片是一款聚焦於邊緣應用的深度學習推理人工智能芯片,可為8位整數運算提供1TOPS算力,在Winograd卷積加速下,支持高達2TOPS INT8,特殊設計的TPU調度引擎能有效地為所有的張量處理器核心提供極高的帶寬數據流。芯片內含2MB內存,可以為性能優化和數據重用提供最佳的編程靈活性。而圍繞邊緣計算芯片,B公司也一次性推出了多款用於邊緣計算的AI終端,其中包括算豐邊緣計算開發板、人工智能算力棒、人工智能模塊,以及一款3D人臉識別智能終端。

此外,B公司還設計了兩款通過USB界面、為各種邊緣應用使用的AI模塊和AI算力棒。兩款產品均內含邊緣計算芯片,通過USB接口,為傳統產品增添AI功能,可應用於智慧工控機、機器人、工業計算機等產品上。

但需要提及的是,儘管四大主流AI芯片公司已經基本形成,且13家AI芯片初創公司中11家公司已經佈局了安防領域,但總的來看,應用在安防領域的邊緣計算芯片仍是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玩家並不多。例如華為在2018年宣佈推出Ascend系列的邊緣側芯片,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有Nano、Tiny、Lite、Mini等,Intel收購的Movidius此前發佈的神經計算加速棒也並未在市場上掀起太大風浪。

唯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作為人工智能發展支柱的AI芯片,已成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以基礎層的數據與芯片將在未來競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在未來,相信邊緣計算會在安防領域大放異彩,能夠填補雲計算目前的不足,並在具體應用場景中實現更多能力,提升計算效率。

 



免責聲明:為了提高閱讀體驗,研討吧對原文做了排版等優化,如文中觀點與原文觀點有衝突,請以原文為準。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若因文中的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