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頭條、輕鬆籌、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長引發全球關注

近兩年,互聯網進入“下半場”這一說法不斷被提及,伴隨著互聯網巨頭上半場“跑馬圈地”的結束,如何打好下半場的用戶爭奪戰,成為各家公司的新課題。

選擇下沉大勢所趨

去年8月2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上半年新增手機網民3509萬人,較2017年末增加4.7%。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

龐大的用戶基數一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先天性優勢,不過種種跡象顯示,國內用戶帶來的流量紅利,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流量挖掘,已經逐漸見頂。尋找新流量,成為各家講好互聯網“下半場”故事的新著力點。

為了挖掘新的流量來源,不同行業的互聯網公司採取的策略有各有不同。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開始搶攻線下市場,比如這兩年先後佈局的天貓小店、盒馬鮮生、京東便利店、京東之家、7Fresh、蘇寧小店等。不過,據筆者觀察,這些電商開設的線下店鋪,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尚未對三四線及其以下區域有足夠的深耕。

與此同時,部分互聯網公司採取了主動下沉,去擁抱低線區域用戶。從數據上來講,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到2018年6月為2.11億,佔整體網民的26.3%,較2017年末增加204萬人,增幅為1.0%。易觀國際的報告則顯示:截至2017年底,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口為10.27億人口,平均每人擁有0.5部移動設備(相比之下,一二線城市人口為3.63億,平均每人擁有1.3部移動設備)。這表明,下沉區域的市場擁有進一步的移動應用普及率及巨大潛力。同時,我國大學學歷網民僅佔網民人口基數的20.6%,初中學歷的佔比最高,達37.7%。聚集在下沉市場的學歷情況複雜,人群工作時間少、工作壓力小,有更多業餘時間,但他們在互聯網上的需求尚未被滿足。一方面,他們可供支配的收入在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線下娛樂場所有限,且社交環境相對封閉的尷尬境況。

正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部分品牌瞅準時機,大力搶佔下沉市場,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單。比如,快手、拼多多、趣頭條、輕鬆籌等都在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區域發展成為現象級產品,獲取了巨大流量實現了自己的業務版圖。

下沉市場背後的騰訊身影

孤立來看,這些現象級品牌的崛起可以說頗有黑馬之姿,但實際上存在著內在的共通邏輯——下沉巨頭們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背靠騰訊超級流量池的支持,騰訊同時是快手、拼多多、趣頭條、輕鬆籌這下沉市場四大天王的股東,提供了巨大流量支持。

以業務形態而言,對於佈局下沉市場,騰訊有著相當的迫切性。不難看出,深耕下沉市場,擴張用戶數量,是騰訊尋找新的增長極現實可行的方式。在下沉市場普及的應用,可以給騰訊打開進入下沉市場的入口,開發更多的用戶,獲取更多的增長機會。反之,騰訊也可以為這些平臺提供資源。例如微信的生態就給了拼多多極大的支持,使其傳播速度與用戶數迅速攀升;趣頭條的“收徒”模式以微信為依託,產生很好的社交裂變效果;快手的內容一度也是通過騰訊的社交平臺進行分享,短時間拉取了大量用戶;輕鬆籌藉助微信等渠道,也實現了用戶的快速積累。

趣頭條CFO王靜波就曾經表示,“騰訊作為戰略股東,可以提供很多的資源,包括內容的生態體系,還有流量的來源。這些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四大天王中的後起之秀,輕鬆籌

目前,拼多多、趣頭條均已經實現在美國上市,快手也多次傳出上市的風聲,估值超過200億美元。業界乃至用戶對於拼多多、快手、趣頭條等都比較熟悉。作為騰訊佈局下沉市場的另一大巨頭輕鬆籌,未來發展亦被業界看好。

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

輕鬆籌是基於社交網絡的大病救助籌款平臺,當個人面臨無法承受的鉅額治療費用時,可以通過輕鬆籌平臺,發起眾籌項目,通過網絡的傳播,藉助社會的點滴力量,扶危濟困。這種基於社交網絡,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籌款渠道,第一時間解決大病患者醫療資金問題的模式,是輕鬆籌首創的“大病眾籌”模式。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來,輕鬆籌已經為超過253萬個家庭,籌集了超過255億元的善款,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億註冊用戶。

覆盤輕鬆籌的發展路徑,可以說仍然離不開騰訊的支持。輕鬆籌最常見的模式即主要基於微信朋友圈,以熟人層層朋友圈的相傳,最終達到為籌款者募款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在短時間積聚起相當規模的用戶,分層涵蓋了一線城市白領到小鎮青年,可以說是藉助社交裂變,攻佔下沉市場的又一大經典案例。

當然,除了背靠外力之外,要發展還主要依靠自身。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科技的作用將越發凸顯出來,誰能搶佔技術的高地,未來將領先行業。

在這一方面,輕鬆籌也在積極探索。以近兩年十分火爆的“區塊鏈”技術為例,在“區塊鏈”概念還未爆發時,輕鬆籌就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公益聯盟區塊鏈產品——“陽光公益聯盟鏈”,當時是區塊鏈在業內首次落地應用。依託陽光鏈,用戶的整個善款週期都被自動記錄在聯盟鏈上,形成一個善款賬本。與此前互聯網公益的公開流程相比,陽光鏈細化了善款流動的每個環節,留下的信息也是永久有效的。區塊鏈解決了公益領域兩大問題:一是捐款的“陽光、透明”,每一筆愛心支持資金,從捐款人到受捐人,每一步都清晰可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二是接入“智能協議”後,愛心支持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受協議的控制,擺脫了人為的干預,保證了動作的公正性。

去年10月29日,輕鬆籌聯合中再產險、華泰保險三方推出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產業鏈區塊鏈保險產品——鴻福e生百萬醫療保險尊享版,這是第一款將區塊鏈底層技術運用到保險全產業鏈的健康險產品。首次實現了“保險”與“區塊鏈”的結合。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信任屬性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此款產品實時打通了前端渠道、中端承保、理賠和後端再保,賦予互聯網保險高效率、高透明等勢能。

縱觀下沉市場湧現的“四大天王”,可以發現其中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發展邏輯,一方面緊緊依靠騰訊的平臺引流,依靠自身運營手段實現社交裂變,短時間積累起大量用戶;在此之後,又在“拉新”完成以後,以洞察用戶需求為導向,採取各種措施,增加用戶粘性,實現用戶與企業方的深度綁定。另外不可忽視的是,下沉市場的巨頭們都十分重視科技,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發揮技術對於未來持續發展的牽引。筆者認為,在拼多多、快手、趣頭條等依靠上述路徑,完成企業快速發展後,作為新興互聯網健康保障模式的一大代表,輕鬆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未來前景可期。

- END -

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
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

堅決打擊非法社會組織 民政部一日取締三家“山寨社團”

公益界“奧斯卡”二度上演 輕鬆籌:以技術喚醒每個人善的DNA

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深挖“流量”新高地 趣头条、轻松筹、快手、拼多多 “火箭式”增长引发全球关注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