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史上的強硬對話,讓對手摺服

外交:一國在國際關係中的活動,如參加國際組織和會議,派遣使節到其他國家,進行談判,簽署條約和協定。以和平方式行使國家主權。通常是指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外交機關代表國家進行的對外交往。看看中國外交歷史上最艱難的對話,以及如何打動你的對手!

1。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大陸經濟困難,美國覺得有機會積極支持蔣介石準備反攻大陸。當時,中美兩國在波蘭進行秘密接觸。周總理指示我們的代表警告美國:“如果臺灣膽敢反攻大陸,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的那一天!”美國立即表示,不支持臺灣對大陸的反攻。

中國外交史上的強硬對話,讓對手摺服

1960年4月底,周恩來總理同印度就中印邊界問題進行談判。印度提出了一個挑釁性的問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與之相距甚遠,至少在元朝,它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周說。“太短了,”他說。周恩來總理說:“中國元朝有700年的歷史。如果700年被認為是短的,那麼美國只有100多年的歷史。這顯然是荒謬的。”印度代表無言以對。

中國外交史上的強硬對話,讓對手摺服

1982年9月,被西方稱為“鐵娘子”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北京,與鄧小平同志就香港主權問題進行談判。鄧小平同志堅定地說:“如果1997年不回到香港,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面對撒切爾夫人將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權力的威脅,鄧小平同志不厭其煩地說:“中國人有點窮,但他們不怕戰鬥而死。”

1987年,菲律賓總統訪問中國,談到南沙群島時說:“至少在地理上,這些島嶼離菲律賓更近。”“從地理上講,菲律賓與中國也很接近,”鄧說。

中國外交史上的強硬對話,讓對手摺服

1989年7月,鄧小平在談到釣魚島問題時說:“尖閣列島,我們管它叫釣魚島。我們有不同的名字。在討論《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雙方也同意不涉及這一問題。有一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挑刺,阻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我們認為兩國政府避開這個問題會更明智。這類問題是否要擱置十年並不重要。我們這一代人在這個問題上缺乏共識的智慧,而下一代人比我們更聰明。

6:3月14日,2006年,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中外記者,對NBC記者提到在美國和其他地方,你到中國對互聯網的審查方面的相當一個問題:我想引用兩個句子,這個句子是喬治·蕭伯納說,“自由意味著責任”是你的舊報紙在美國strang說,“講民主的,而不是關在家裡閱讀亞里士多德,乘地鐵和巴士”。

中國外交史上的強硬對話,讓對手摺服

7: 1959年10月2日,陳一智駁斥赫魯曉夫為中國人民的驕傲。在會談中,赫魯曉夫有時指責中國大陸在1958年炮擊金門時“冒險”,這是“好戰”和“對亞洲和平不負責任”的表現。伴著身邊的陳毅坐不住,忍不住反駁。赫魯曉夫忍不住說:“我知道你是元帥,我是中將。在軍隊裡,我聽你的元帥的話,但現在我是黨的第一書記,你只是政治局的一員。你應該聽我的。陳毅還是不饒,不禮貌地回答赫魯曉夫:“什麼第一書記,你說錯了,我們不聽你的,這是雙方談的問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