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醫患事件” 醫生還手並受多方聲援

今日,"西城警訊"的一份通報佔據各大社交媒體!一人刑拘,一人取保候審,這份詳細的警方通報可謂有理有據,兼顧了情理和法理,值得點贊!

昨日“醫患事件” 醫生還手並受多方聲援

西城警訊發佈通報

根據網傳視頻顯示,三名男女圍毆一身穿綠色工作服的醫生,手腳並用,招招惡毒。圍觀者幾次拉架,又被三人幾次掙脫再衝上前去,滿滿的暴力感溢出屏幕。

視頻曝光當天,北大醫院、公安部、中國醫師協會、首都師範大學和北京市衛計委相繼發聲。

北大醫院:嚴厲打擊暴力傷醫事件,維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公安部:暴力傷醫零容忍,構成犯罪堅決追責。

中國醫師協會:呼籲尊醫重衛 打擊違法犯罪。

首都師大:毆打北大醫生的患者家屬確為我校學生,將嚴肅處理。

北京市衛計委:堅決打擊傷醫鬧醫辱醫等違法行為。

事情發展至此貌似告一段落,但是其中有一點值得注意,醫生在第一段毆打中存在還手行為。那麼,赫醫生的還手行為應該如何認定? 而也正是透過這一點,我們看到了這次事件的不一樣。

首先,警方不一樣。在警方通報中,西城警方認定事實為"產婦孫某在北大醫院婦產科待產,因已超預產期,就能否剖腹產問題,產婦丈夫鄭某宇在診室外走廊處攔住當日值班的婦產科醫生赫某某,要求解決。赫醫生在解釋過程中,鄭某宇情緒激動,突然揮拳擊打赫醫生,赫醫生被迫還擊,被現場其他人員勸開。隨後,鄭某宇的妻子孫某和女兒鄭某蕊聞訊趕來,鄭某宇和鄭某蕊再次對赫醫生進行毆打,因考慮孕婦人身安全,赫醫生始終保持克制,未予還手。"

"赫醫生前期為被迫還擊,後因考慮孕婦人身安全,赫醫生始終保持克制,未予還手",這一結論的得出,是西城警方通過詢問當事人、走訪現場目擊群眾、調取案發時的完整視頻監控錄像、召開被打醫生傷情鑑定專家會和保持與院方機及醫療主管部門的溝通等方式而來。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事件發生後,西城警方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沒有簡單粗暴的對醫生的還手行為進行直接認定,充分展現了責任擔當,也讓網友擔心的醫患互毆行為沒有出現,西城警方的表現值得點贊。其實,民眾最樸素的期待不過就是法律保護守法者,震懾違法亂紀人員。

其次,網友不一樣。此事一出,群情激奮。但透過其中,引人反思。每次醫患事件曝光,網友幾乎都在第一時間一邊倒地質疑醫院、醫生,甚至連"讓子彈飛一會兒"的耐心都沒有。而即使不是過錯方,醫院、醫生也只能在真相明瞭之後,弱弱地站出來為自己發聲。

諸如城管一定是暴力執法,醫生一定是亂診誤診等,在眾多網友的刻板印象中,對特定群體的標籤化現象十分嚴重。也正是如此相互的認知隔閡,導致原本的醫患關係愈加緊張。一方面生死攸關地託付一切於醫生,另一方面又是"總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者心理。諸如此類的事件頻發,經過多方報道,法制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此次事件中,網民沒有在事件一經曝光之後就對赫醫生斷章取義地群起而攻之,而是理性看待醫生的還手行為,並在第一時間接受並認可真相,可見其法治思維日益進步,同樣值得點贊。

當然,這些都不能掩蓋產婦一家三口在這件堪稱囂張的暴力傷醫事件中的霸道行為。

待產的孕婦始終死死地揪著醫生毫不鬆手,咄咄逼人的丈夫招招直擊頭部,就連師範學校的女兒也拳腳相向……這樣一幕典型的"我花錢我有理",尋醫問診卻理所應當將醫生拿來洩憤,簡直毫無根據、讓人憤怒。

如此一言不合就暴力傷醫,不僅行為粗鄙,更是突破法律底線的容忍。或許,此情此景真應了網友所說,"這麼硬氣的患者就該自己在家動手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