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句俗語說透人的一生: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


農村一句俗語說透人的一生: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


從農村的一些老人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老話俗語,下面要介紹的這句俗語:“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這句話說出了人在一生中幾個重要的年齡階段,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其實這句話是古人對人生的一種總結,說出了人生各個年齡階段應該擁有的、期盼的、準備的事情。

二十望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是人出生後經歷的第一件大事。在過去,人們結婚普遍比較早,哪怕是現代,在農村也有很多早婚現象。在以前如果男人二十歲還沒有結婚,就算晚婚了,所以到了這個年齡階段不光家裡急,自己也會很希望能有個妻子了。

農村一句俗語說透人的一生: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


三十望子:在以前有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的話算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在以前的觀念看來,一個家庭是必須要有個兒子來傳宗接代的,所以到了三十還沒有兒子,就會開始著急,非常盼望能得一子了。

農村一句俗語說透人的一生: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


四十望財:人到十四已經步入中年,這個年齡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是最需要錢財的時候,也是自己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普通老百姓就希望在自己身體還幹得動的時候能多攢點錢,這個年齡不多攢點的話,過些年就老了。對於做生意的也是,這個年齡如果沒有事業有成,沒有累積到一定財富,那麼就會非常希望自己能在身體還可以的時候儘量的多賺錢。如果已經有一定的財富,也會希望趁自己還沒有老去的時候,能夠攀上更高的財富巔峰。

五十望人:在過去人的平均壽命比現在要短很多,五十歲在過去已經到了人生的後期階段,過去是叫知天命。五十望人,就是盼望後續有人,盼望子孫有出息。人年齡大了也會開始喜歡回憶,回憶這一生中遇到的事和人,特別是曾經的朋友和熟人。

六十望棺:過去因為平均壽命短,所以有著六十歲還甲子的說法。六十歲後人生路所剩無幾,已經要開始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了,人生最後的歸宿就是一口棺材,這時候要儘量為自己準備好一口上好的棺材等待人生的句號了。

其實不光古人,現代很多農村老人也都是提前準備好棺材的。在禁止土葬之前,如果你到農村農戶家裡,是不難見到提前準備好的棺材的,不過現在很多地區的都已經被回收了。

農村一句俗語說透人的一生: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


在過去,人一生的大概就是這樣,不同的年齡所要經歷的肩負的責任都在其中。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現在社會和以前已經不同,二十歲結婚的已經極少了,三十歲還沒有結婚育兒育女的也很多,不過四十望財,五十望人依然沒有變,人年齡大了還是會期盼子孫多福,會回憶過往,會懷念老同學老戰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