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洪洞的蘇三監獄有什麼故事?

趣聞視圖

臨汾洪洞縣的蘇三監獄,因戲劇《玉堂春》和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玉堂春落難逢夫》而聞名。蘇三監獄就是關押蘇三(藝名玉堂春)的地方。那麼,蘇三監獄又有什麼典故?這要從蘇三的一起冤案說起。



蘇三的故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蘇三原是明朝時京城名妓,藝名玉堂春。那時候的名妓雖然社會地位底,卻很受世家大族文人墨客的追捧,蘇三也不例外。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官宦子弟王景隆。



王景隆與蘇三一見鍾情,但好景不長,王景隆要參加考試,兩人分開之際,蘇三立誓不再從別人。就在王景隆參加考試的過程中,蘇三被妓院賣給了一名商人。之後,商人被自己的正室妻子害死,而蘇三成了替罪羊。



考中進士的王景隆雖然春風得意馬蹄急,但他卻並沒有忘記蘇三。得知蘇三的冤案後,王景隆到洪洞縣瞭解案情,最終將蘇三救出洗涮冤屈,故事以有情人終成眷屬落下帷幕。而關押蘇三的監獄就是現在的蘇三監獄。不過,明朝的蘇三監獄已經被拆毀,現在的蘇三監獄是重建的。


太原晚報


蘇三監獄是因北京名妓蘇三又名玉堂春蒙冤落難囚禁於此而得名。蘇三起解的故事也因戲劇《玉堂春》的流傳而聞名遐邇。

蘇三起解的女主人公是蘇三,男主人公是南京原吏部尚書的公子王景隆。蘇三是明代大同府周家莊人,原名周玉潔。蘇三天生麗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自幼父母雙亡,後被拐賣到北京蘇淮妓院,改名蘇三,花名“玉堂春”。在這裡,蘇三與進京趕考的王景隆一見鍾情。王景隆日日與蘇三在一起,立下山盟海誓,但不到一年,王景隆床頭金盡,被老鴇趕出門。

重情重義的蘇三苦勸王景隆,併發誓不再從人,要王景隆奮發上進,認真備考。但沒有想到的是,王景隆剛一離去,老鴇就偷偷以1200兩銀子將蘇三賣給了山西的一個馬販沈洪為妾。


沈洪長期經商在外,其妻皮氏與鄰居趙昂私通,因看到沈洪將蘇三帶回洪洞,皮式擔憂事情敗露,起了歹心,遂與趙昂合謀毒死沈洪,誣陷蘇三。並以一千兩銀子行賄,知縣貪贓枉法,對蘇三嚴刑逼供,蘇三受刑不過,只得屈忍畫押,被判死刑,禁於死牢之中。

由於王景隆發奮讀書,二次進京應試,考中第八名進士。當年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蘇三已犯死罪,便密訪洪洞縣,探知蘇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蘇三案全部人員到太原。王景隆為避嫌疑,遂託劉推官代為審理。劉氏公正判決,蘇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貪官知縣被撤職查辦,蘇三和王景隆終成眷屬。


山西晚報

只要喜歡傳統戲曲,應該都知道洪洞縣這個地名,即使並不知道其確切位置。

明代文學家、思想家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講訴了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景隆曲折的愛情故事。隨著這個故事被各種戲曲改編搬上舞臺,這個故事傳遍了大江南北,也讓洪洞這個地名得以讓很多的人知道。至今,《玉堂春》仍是京劇的傳統經典劇目之一,其它的如:越劇、粵劇、漢劇、潮劇、秦腔、晉劇等等很多的地方劇種,也都有改變這個故事的劇目。這個故事也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

京劇最有名的唱段之一《蘇三起解》第一句就是:“蘇三離了洪洞縣 ,將身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說的就是蘇三將被解往太原複審,離開洪洞監獄的情景。

京劇《玉堂春》講述的就是蘇三(玉堂春)與王金龍相識於妓院,日久生情誓偕白首。由於王金龍家世官宦之家,難以接受蘇三的妓女身份。失去家庭支助的王金龍不久錢財用盡,被認錢不認人的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與王金龍,助其讀書上京趕考,並以死要挾鴇兒不再接客。鴇兒生歹計將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延林作妾,沈妻妒忌,與情夫計謀在面中下毒欲害死蘇三,不料卻讓沈延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陷定為死罪,從洪洞起解太原複審。而王金龍在蘇三的支助下,中榜做官。恰王金龍巡按山西,三堂會審蘇三案件。王金龍見蘇三後不能自持,被陪審之藩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看破,場面尷尬。后王金龍私入監中,與蘇三相會,又被劉秉義撞見。在潘、劉二人的幫助下,為蘇三平反冤獄,最終王金龍、蘇三破鏡重圓,以大團圓結束全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