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暉 ‖ 40年前的一雙手工布鞋

文 • 馮暉

圖 • 蔣旭忠、網絡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這是在成都長順中街拍攝的一張照片,是一張非常難得的“街拍”照。

1972年,蔣玉華從成都十四中初中畢業後,每天在家除了看書學習,就是幫哥哥姐姐帶小孩,同時,自己做一些活兒減輕家裡的負擔,她穿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

二哥蔣旭忠是成都二十四中初68級的,當時從大邑礎江煤礦調回成都工作,在望江化工廠上班。他平日喜歡攝影,那天是借了同事的海鷗120相機拍攝了這張照片。

拍攝的時間是1977年4月下旬的一天,拍攝的位置是在她家門外的街邊。21歲的蔣玉華當時坐在一張藤椅上,專心致志地看書。那時候,喜歡看書的街坊鄰居大多習慣抬把椅子,坐在街邊看,因為一般家庭是沒有什麼書房的。右邊停放著兩輛28圈的自行車,一輛是二哥的,一輛是鄰居的。路面比現在窄多了,估計只有十多米寬吧。街面上沒有一輛機動車,除了騎車的,只有三三兩兩的行人。街對面是一排斜坡頂的瓦房。

蔣玉華腳上穿一雙布鞋。這雙鞋子是在人民商場買的塑料鞋底用做褲子裁剪下來的多餘布料自己動手做的鞋面並且自己用上鞋子的專用錐子,用打蠟的上鞋線將鞋面和鞋底連在一起。自己動手做一雙布鞋大概要兩天時間。鞋子感覺有些大,一字形鞋釦的顏色和鞋面不太一樣,要深一些。

蔣玉華對當年在長順中街生活場景記憶猶新。買東西天不見亮就要去排隊,辛辛苦苦排到,輪到了還不一定能買到。每當又累又鬱悶地回家,父親坐在門口,會用特有的下江話,大嗓門地對她吼到:“你看對門的老五把什麼買回來了,你同學英娃比你還後去,也都把什麼買回來了,你就這樣買不到、那樣買不到,只想在家裡看書,能當飯吃嗎?”

那時長順街的居民一般是到八寶街的紅光菜市場買菜,早去的時候菜市場連門都沒開,只有在門外等著。到開門的時候,人流就像漲潮的潮水一般湧到菜市場內各個攤位前。等她擠進去的時候,往往都排在最後。而且,即便有熟人在前面,她也放不下臉去插隊加塞。因此,經常買不到父親要求的東西。

每到過年的時候,對門張伯伯家是北方人,餃子一定是有的。陳姆姆家的酥肉,高孃家的紅油雞塊,範姆姆家的回鍋肉讓人難忘。蔣玉華父母都是江蘇人,年飯自然是江蘇味,什麼紅燒獅子頭、菜頭燒蛋餃子、蔥燒鯽魚、炒素什錦、鎮江硝肉等與本地的川菜相比,另有一番風味。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白塑料底布鞋流行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了好幾十年。最早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開始在上海北京生產,後來風靡全國。我對這布鞋瞭如指掌。在成都二中讀初中時,我的鞋除了解放軍式的膠鞋,就是布鞋了。只有上體育課的那天會穿膠鞋,其餘時間都穿布鞋。布鞋是北京布鞋,白色膠塑料底,黑色布面或燈芯絨鞋面。當時我特別愛踢球,穿布鞋時也忍不住放學踢幾腳球。而每次踢球,幾乎都會把鞋踢破。所以,為了不讓父母發現,禁止我踢球,每週都會自己悄悄地補鞋。我有一個補鞋用的專業錐子,錐子前段有一個倒鉤,有點像魚鉤的設計原理。布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鞋面與鞋底開裂。我會準備兩根粗一點的棉線,一根在鞋面,順鞋邊水平走向,另外一根在鞋底,順鞋底的凹槽佈線。從鞋面往下,錐穿到鞋底,利用倒鉤將鞋底的棉線拖回到鞋面,形成一個U型口,鞋面的棉線穿過來自鞋底的U型棉線,然後將兩根線拉緊,如此反覆,讓鞋面和鞋底緊緊連在一起,天衣無縫。我長期做這件手工活,熟能生巧,每天像老工人一樣,只需要非常短的時間就可以修好一雙鞋,嚴格講是修好一隻鞋,因為我踢球習慣右腳用力,所以一般都是右腳的鞋破掉,需要修補。我當時想,將來如果考不上大學,自然可以到三江布鞋廠上班,我感覺自己自學成才的修鞋水平已經非常不錯了。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老字號‘三江’布鞋前身是‘達三江’布鞋,據說最早開店是在上升街,後來開到三多里。1971年工廠從三多里搬到現在的花牌坊街附近的王家巷。最紅火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廠裡每月生產的鞋子有近萬雙,供不應求。三江布鞋廠生產的男鞋鞋底布料厚達28層,世人俗稱“千層底”,一雙看似普通的布鞋前前後後竟然有30多道工序。現在,三江布鞋廠已消失了,原址變成了一家叫“無裡”的店,我在新書《成都街道漫步手記》裡描寫了這段歷史。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我總覺得這拍照的姿態非常眼熟。仔細查了資料發現,在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期間,毛主席拍攝了一些坐在藤椅上的照片,當時全國的報紙和雜誌都有圖片報道。1969年,廬山會議的十週年紀念時,又恰逢文革時期製作毛澤東像章的高潮,於是不少單位根據毛澤東在廬山坐藤椅的照片,製作成了大批像章。毛主席在廬山坐藤椅的照片,是一位署名 “李進”的攝影師拍的。李進是誰呢?其實,她就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