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方崧卿在桂林任官多年,其兒方信孺書刻“世節堂”三字,以紀念他

藏書家與校勘家方崧卿是南宋私家校勘的代表人物,喜歡讀韓愈詩文,長期校勘韓韓愈詩文,用力頗深,成果豐碩。他最大的貢獻是對韓愈詩文集的校勘,整理出版了《昌黎先生集》,並撰成《韓集舉正》。方崧卿校刻的《昌黎先生集》被稱為淳熙刻本,成為宋代最完備的韓愈詩文集,也是現代《韓昌黎集》的基礎。《韓集舉正》是方崧卿校理韓愈詩文集時所做的校勘記,是宋代“獨立完整的校勘學專著”,標誌著宋代校勘事業已達到了新的頂峰。方崧卿居官三十年,所得的俸祿大半作為抄書的費用,家有親手校對的藏書四萬卷。

方崧卿(1135-1194),字季伸,南宋興化軍莆田縣下皋人(今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霞皋村)。宋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宰相葉顒的女婿。他先後知上饒縣、通判明州、知南安軍、守廬陵、提點廣州刑獄,官至京西轉運判官。他長期擔任地方官,政績斐然,名重一時,眾口皆碑,可惜未能全面施展其政治才華而卒於任上。


他辦過的案子離職後無人能易一字

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韓集舉正》

方崧卿為人剛直,嚴於自律,待人平和,居家常以“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教誨家族子弟。他又很有政治才能,頗有政績。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方崧卿進士及第,又中教官,被任命為紹興府教授,由於“丁母憂”未去就職。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服滿後出仕,任湖廣總領所幹辦公事,他正式步入仕途,開始了近30年的官海生涯。淳熙三年(1176年),方崧卿42歲,擔任信州上饒知縣,實行宰相葉顒(興化軍仙遊縣人)的治縣法,頗得民心,顯示出政治才能,使得聲名遠揚,傳佈四方。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廬陵四忠”之一——周必大讚譽說:“故人林子方,才高而守正,吏事號強明。其守信州,稱上饒宰方君季申不容口。”被舉薦通判明州,他到明州的當年秋季,天大旱,但他主政的奉化、象山沒有饑民,社會秩序井然。當時,紹興府佛教盛行,寺院廣建,僧尼眾多。寺院與民爭田、爭利,甚至導致百姓無力從事生產。方崧卿對此深惡痛絕,想方設法抑制佛教勢力。

淳熙十二年(1185年),方崧卿知南安軍。在南安軍期間,他的學術成就斐然,與教授許開修南安軍志、府志,刊刻自己多年整理而成的《昌黎先生集》。他還注意教化鄉人,“肇新貢院,修教簡嚴”。大理學家朱熹《韓文考異序》在談到方崧卿南安軍刻本《昌黎先生集》時說:“南安韓文出莆田方氏,號為精詳”。

紹熙元年(1190年),方崧卿除吉州。在吉州,充分顯示了他出眾的政治才華,為時人讚歎。“吉稱難治,地廣民眾,以故其事亦繁多”。但是他辦事幹練,“決事如流,庭無留訟,未及期,州已大治”。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方崧卿罷“米運力錢”,處理刑獄,雖是快刀斬亂麻,但毫無冤案。他辦過的案子,離職後無人能易一字。


他有著強烈的為民請命的精神


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江西上猶縣嚴湖大屋裡方姓屬上猶崧卿公後裔

方崧卿以儒者干政,處處不忘提倡文化事業。廬陵是歐陽修的故鄉,當時有歐陽修的祠堂,無人過問,年久失修。他到吉州後,待政事稍定,馬上動手籌建六一學堂,自己出錢物,派人修葺歐陽修故居,並蒐集歐陽修詩文及《集古錄》刻於石,以廣流傳。大詩人楊萬里得知此事後,大加讚賞:“然在穎之華屋今為荒煙野草,在廬陵之荒煙野草今為華屋。”因治理吉州有政績,紹熙二年(1191年),調任廣東路提點刑獄。

他忠於職守,“儒雅,飾吏廉”,彈劾不法官員,有著強烈的為民請命的精神。因他上疏指責“(劉)渙權府日,斷李次易等罪,不遵三尺,恣情輕重”,致使宋光宗罷免肇慶府通判劉渙。一年後,方崧卿轉任廣西轉運判官。在任廣西判官期間,他改革鹽政,收效很大。南宋孝宗時變鹽法,官府壟斷鹽的生產與銷售,造成很多弊病,官府鹽長期積壓,財政困難,鹽的質量低劣,價格昂貴,百姓怨聲載道。方崧卿長期任地方官,深懂理財之道,同情人民疾苦,對鹽法的弊病認識得很清楚,決心革除弊政,上書痛陳鹽法之弊,要求變法,得到朝廷允許。他改官府壟斷為官商共賣,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便利了百姓,並總結改革的經驗教訓,編為十二條上奏朝廷。他見廣西路賦稅沉重,認為應該減輕人民負擔,於是上書請求廢除“鄂靖錢”,結果朝廷下旨“罷歲解‘鄂靖錢’十一萬緡”,百姓喜出望外。

方崧卿經常詢問民間疾苦,察看一路利病,“躬昌災瘴,遍行湘、衡、欽、廉、林、貴州”等地,積勞成疾,醫不能愈,於是請求奉祠。朝廷為了慰勞嘉獎他,擢升為京西轉運判官。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卒於任上,終年60歲。

他去世後,蔡襄五世孫、邑人蔡戡曾狀其行事,未見流傳。周必大作《墓誌銘》,永嘉事功學派代表——葉適撰《神道碑》,略述其生平事蹟。


淳熙刻本《昌黎先生集》成為宋代最完備的韓愈詩文集

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韓愈像

方崧卿不但政績突出,而且很有學識,學術成就不亞於政績。方崧卿藏書很多,“築聚書堂,聚書四萬卷”,他才思敏捷,學識淹貫,能“問一事常類舉十餘”,旁徵博引,融會貫通。是學識淵博的大學者。

方崧卿能取得豐碩的學術成就和自己的努力及當時社會的學術氣氛分不開。方崧卿早年生活在福建莆田,這裡學術風氣濃厚,人才輩出,方氏名士尤多。他從小受到文化薰陶,早年在家刻苦讀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出仕後仍不輟學,酷愛讀書,手不釋卷,利用官俸大量聚書。留下大量的學術著作:校定《昌黎先生集》及圍繞《昌黎先生集》著有幾種書;《老人叢書集》;詩文集二十卷;《續橫浦集》十二卷;《南安軍志》二十卷、《拾遺》一卷;《南安府志》四卷;《補襄陽志》。

方崧卿在學術上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校理《昌黎先生集》和圍繞《昌黎先生集》著有幾部著作。當時,韓愈詩文集流傳廣,版本眾多,各種版本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錯誤很多,幾乎不能讀。方崧卿喜歡讀韓愈詩文,對於這種狀況十分不滿,決心整理出一個善本。於是廣泛蒐集韓文的各種版本和有關資料,認真校勘。經過長期努力,終於整理出一個較好的本子,淳熙年間刻於南安軍,世稱淳熙刻本。朱熹說韓文“近世南安本號為精詳”。淳熙刻本《昌黎先生集》在當時十分流行,葉適稱“韓文行於世二百年,其始所以家異人殊,不能相一,學者患之,公會證旁引,為書二十餘卷,得以據依,他本廢矣”。可見淳熙刻本質量之高,影響之大。

方崧卿校理的《昌黎先生集》在韓愈詩文結集上有特殊的意義,它是韓愈詩文結集的一個里程碑。宋以前韓愈詩文結集比較粗略,到宋代時才蒐羅較全,間有註釋、考訂、辨偽。唐宋時,韓愈詩文集的各種版本所收數量不同。方崧卿集眾家之長,整理出《昌黎先生集》。朱熹所校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即是以方崧卿校本為基礎,而朱子校本又為後世韓集的基礎,後代比較全的韓愈詩文集都是從朱子校本演化而來,方崧卿校本《昌黎先生集》也是現代《韓昌黎集》的基礎。


《韓文舉正》標誌宋代校勘事業達到新頂峰

他校刻《昌黎先生集》,平生俸祿大半用於抄書,家有親校藏書四萬卷

《韓集舉正》

在校勘韓愈詩文集時,方崧卿寫了一些與《昌黎先生集》有關的著作,今天見到的只有《舉正》、《韓文年譜》、《昌黎先生文集》數卷(據傅增湘《藏園經眼錄》載,他曾見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有《昌黎先生集》)。

《韓集舉正》是方崧卿校理《昌黎先生集》時做的校勘記,附刻於《昌黎先生集》中,在流傳中與《昌黎先生集》分離,單獨流傳,後人稱為《韓文舉正》或《舉正》。《韓文舉正》作為宋代一部高質量的校勘著作,是當時私家校勘專著的典範,在校勘學上有一定的貢獻。它使用校勘符號,“是校勘專業化的標誌”。《韓文舉正》標誌著宋代校勘事業已達到了新的頂峰。

《韓文年表》以表格的形式簡述韓愈一生行跡,主要是考辨韓愈詩文的寫作時間。方崧卿除了長期致力於校勘《昌黎先生集》,還參與編修地方誌,倡導文化事業,如在南安軍做《續橫浦集》。方崧卿喜讀韓文,其作品也模仿韓愈,他的“詩文辨麗,略無陳言”,周必大十分推崇。他死後,二子編為“家集二十卷”。此外,方崧卿還有《老人叢書集》,但今已不傳。

縱觀方崧卿的一生,在政治和學術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就,對後世產生了一定影響。由於各種原因,他的事蹟及學術成果被長期埋沒,希望能引起更多學者對方崧卿進一步研究。


參考《方崧卿事蹟考》等網絡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