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的相互保,還是涼了


支付寶的相互保,還是涼了



從“相互保”上線開始,就註定成為保險行業的攪局者。

短短一個半月,已狂攬超過2000萬用戶,成為當之無愧的爆款。

前幾天傳出監管部門對相互保進行約談。

今天,終於落下了帷幕,支付寶發佈公告,「相互保」將改名為「相互寶」。

從一款團體重疾險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互助計劃。

升級之後的相互寶,不再由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承保,由螞蟻金服來接盤。

新用戶可以繼續加入,老用戶保障不變。

在保障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三大升級。

一是用戶在2019年的總分攤金額不超過188元,如有超出部分由螞蟻金服承擔,回應了此前有市場對分攤費用過高的擔憂。

二是將管理費由10%降低到8%,分攤費用將更多用到互助計劃上。

三是未來如果參與人數低於330萬人,計劃也不會立即解散。

支付寶的相互保,還是涼了


只要在2018年加入,2019年1月31日前的分攤費用全免,算是一個福利了。

相互寶從保險變為互助計劃,用戶所享有的保障沒有變,甚至更好,好事嗎?

不一定,相互寶的內涵變了,退出保險圈轉為網絡互助計劃。

相互保作為保險行業的重大變革,一直爭議不斷。

這次退出,無非是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奶酪。

傳統的保險公司,都不太喜歡這個攪局者。

保險公司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是利差,用預收的保費投資來賺錢。

相互寶,先加入後分攤保費的模式一旦普及,會從根本上衝擊傳統保險的盈利。

而且,類似相互寶模式的產品,在互聯網巨頭流量的優勢下。

勢必會帶來保險市場的利益重新分配,這會打破現有的保險格局。

有人看不下去,打不過你,就踢你出局。

相互寶現在轉變為互助計劃,跟水滴籌、輕鬆籌已經差別不大。

不再受到保監會監管,不再會有保險保障基金兜底。

保險,有保險公司承保,有保障基金兜底,有保監會來撐腰。

相互寶從保險轉為互助計劃,雖說分攤超出部分由螞蟻金服承擔。

但如果真出了問題,再大的企業,沒有保監會做後盾也是脆弱的。

而且將來發生理賠鬧糾紛的話,投訴都沒有負責的部門。

這個娃太過囂張,保監會親媽不要了,野孩子能走多遠,不好說...

相互寶無論是改了名字,還是變了性質,不影響我們的購買。

作為重疾險短期的過度,或者長期重疾的補充,都是蠻好的。

但如果依靠相互寶,不配置必要的長期重疾險,那就等同於裸奔了。

先不說在沒有保監會支持的情況下,相互寶會不會被相關政策弄得中道崩殂。

單就互助期限與互助額度來說,就遠遠不夠。

相互保在39歲以下互助金為30萬,40歲到59歲互助金為10萬,60歲後就不互助了。

60歲之後作為重疾病症高發期,沒有保險,是要生扛嗎?

重疾疾病治療費用動不動都要三四十萬的,這點金額,太過杯水車薪。

而且,相互寶只提供一次互助,但重大疾病的復發幾率很大,復發的話是要自己解決的。

重疾險的作用,不僅僅只是提供醫療費用,還是對疾病治療期間經濟的一種補充。

對於有車貸房貸壓力,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的老鐵來說。

重疾險是標配,真不能省。

保險作為人生的一把傘,帶了不一定用,但用時一定要有。

互助寶算是保險界的良心了,無論它歸宿如何。

最起碼引發了全民對健康保障的關注。

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