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要逼死中產嗎?


學區房,要逼死中產嗎?



房子和子女教育,是中國家庭的兩大歷史使命。

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算是聞者為悲傷的話題了。

兩者攪在一起,更是不得了。

但偏偏國情使然,兩者往往總是喜歡攪和在一起。

這幾天,深圳市重點小學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為了限制入學人數。

發佈的告示也是別出心裁。

學區房,要逼死中產嗎?


如果按此實行,螺嶺區60%的房子都將申請不到學位。

本來就為了學位購買的天價學區房,通知不能上了,要鬧哪般。

這不是區別對待,這是赤裸裸的“歧視”呀。

按照該校的邏輯。

大房子可以享受好的教育資源,小房子即便在學區位置,也要受限制。

按房屋面積的大小入學。

而不是按學生的成績,或者積分招生。

從開始入學就要拼爹了嘛...

能在螺嶺小學附近買房的人,也算不上窮人了。

即使是30平米左右的房子,總價也在200萬以上。

不得不說,螺嶺小學這一手,根本不是歧視窮人。

是要逼死中產呀。

這些年,最好的投資是樓市。

而樓市中,最有升值保值潛力的房子一定是學區房。

即使今年在國家下猛藥調控樓市的背景下。

深圳典型學區房均價漲幅仍在10.4%,最高漲幅達17.5%。

北京當初謠傳46萬/平方的神話學區房,如今也已屢見不鮮。

學區房,一頭連著優質學位,連著中國人民對下一代的期盼。

一頭連著房子,連著目前中國最主要的財產附著物。

這種雙重屬性讓它成為焦點中的焦點,甘願為它溢價百萬的大有人在。

現行中小學的入學制度,以及教育資源的稀缺是學區房火爆的根源。

因為大家都知道,優質學校入學名額的價格會持續上漲。

學區房價格上漲的預期是有保障的。

很多人去買學區房,就奔著最小、最爛、最不易居住來。

因為這樣的房子性價比高、流通性好。

孩子入學之後,可以加上一點價格轉手賣給下一波適齡兒童的父母。

學區房,伴隨著過去10年的房產泡沫,越發的膨脹與畸形。

住房不炒,但在學區房上面,彷彿被冰封了。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根深蒂固。

幾千年前就有孟母三遷的佳話,在孩子教育上投入的資金與精力。

一直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竭盡全力去“砸”一套房出來,就為了給孩子“賭”一種未來的可能性。

隨著年紀的增長,財哥越發覺得中國父母真的不容易。

教育資源的稀缺仍然是所有大中城市普遍面臨的難題。

學區房我們都明白它是一個大泡沫。

隨著政策的出臺,師資的流動,教育資源失衡的現象得到緩解。

學區房的預期被改變。

當資源優勢不在的時候,這個泡沫一定會破裂。

但問題是,等得了嗎?

你可以等,急著入學的孩子不能等。

行政命令短時間內,很難從根本上來扭轉這一現象。

早在2013年多校劃片,淡化學區房的政策就已經出臺了。

今年4月、5月間,住建委兩次聯合執法,對於學區房炒作事件進行打擊。

隨後,也陸續放出學區房不在跟指定名校資格掛鉤的風聲。

但具體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教師資源的不固定,優質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依然是很大問題。

深層次的改革,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學區房就近入學的原則,也很難改變。

如果不就近入學,難道讓六、七歲的孩子,每天去十公里外上學嗎?

不現實。

即使取消學區房,也不能改變學校周邊房價過高的現象。

學區房只是果,教育資源不均衡才是因。

要徹底改變,路漫漫其修遠兮呀。

對於有適齡入學兒童的家庭來說,該買還是要買。

或者你有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的教育。

比如送出國、讀私立、關係夠硬......

昨天凌晨,螺嶺小學發佈了最新公告,宣佈之前公告作廢。

也算是給中產們一絲慰藉了。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PS:關於學區房,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